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6篇
经济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是中央所托、国运所系、民之所盼,是学习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担负综合经济监督重任的审计部门,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以赛代训提高高职学生专业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更新职业教育观念,变课堂教育为参与社会竞争教育,让会计专业学生参加全国会计知识大赛,其目的是为了深入宣传会计法规,普及会计知识,掌握会计准则,改革会计教育方式,培养较高专业素质、良好职业操守和广阔国际视野的会计审计人才。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审计机关成立25周年,更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开局之年。作为一名从事国有企业审计二十多年的审计干部,回顾国有企业审计的发展历程,分析国有企业审计的现状,思考如何深化国有企业审计,对于今后继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国有企业审计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005~2015年浙江省市域面板数据为样本,依据劳动增强型的结构时变弹性模型,测算浙江潜在的经济增长率.研究结果发现,浙江人力资本产出弹性明显低于资本存量和劳动力产出弹性,三者变化的幅度不明显;浙江东北部地区的劳动力和人力资本产出弹性高于西南部地区,西南部地区的资本存量产出弹性日渐高于东北部地区;浙江实际经济增长率总体呈现波动下滑态势,增速变动不仅受潜在经济增速变动等内在因素影响,也受需求管理等外在因素影响.最后,从教育体制改革、需求管理优化和区域发展协同等方面提出相关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检验污点企业开展社会责任活动的有效性,结果发现:(1)公众对于企业开展社会责任活动的诚意动机感知度决定其对企业形象的评价。当公众认为企业的诚意动机高时,企业社会责任活动能够提升公司形象;反之,则会损害公司形象。(2)公众对企业的诚意动机感知度受企业与其社会责任活动支持的目标对象之间的利益关联显著性,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信息来源的影响:当利益关联显著性高且信息来源于企业时,公众对企业的诚意动机感知度低,企业社会责任活动无法提升公司形象。  相似文献   
6.
文章主要从委托代理模型设计入手,分析了代理人在委托人解雇威胁确定可信与解雇非确定可信时,代理人的最优策略选择,并总结了分析的结论,提出了民营企业委托代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国际上测量资本流动性的FH检验,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资本流动性进行了考察,并就资本流动性对经济增长的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之后资本流动性的加强并没有显著促进全国范围的经济增长,但在东部地区,高的资本流动性带来了高速的经济增长,中西部地区资本流动性加强反而起到了负作用。  相似文献   
8.
黄文军 《北方经济》2006,(23):42-44
一、问题的引入 产业转移,又称产业区域转移,是指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过程.按涉及的地域范围划分,产业转移可分为国际产业转移、区域产业转移和城乡产业转移.有关产业转移的研究,最早是从国际角度开始的.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提出"雁形形态产业发展说",对东亚区域内依据各自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形成的产业结构错落有致的"雁形形态"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这一理论经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发展以后,成为亚洲新兴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转移、推动本国或本地区发展的重要理论依据.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对地域间和国际间产业与产品的周期性发展进程以及由此导致的产业和产品的转移作了系统的描述和理论的总结.另外,一些经济学家对贸易、投资等方面的研究也可以看作是对产业转移理论的补充,如海默的直接投资理论、邓宁的生产折衷理论等.这些理论表明,产业发展到一定时期就会发生产业转移,且产业转移对移出地的产业竞争力提升、移入地产业的更新都有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国际贸易和FDI的国际技术溢出,并总结国际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基于我国1999~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了进出口、FDI、研发投入、人力资本和国内技术吸收能力对国际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进口和出口的国际技术溢出效应存在显著差异;FDI、研发投入促进了技术效率的提升,但对TFP和规模效应影响并不显著;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能够显著提高TFP;国内的技术吸收能力能够提升国际技术溢出效率,但作用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0.
略论我国利用外资的适度规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文军 《经济问题》2002,(11):21-23
外国资本大规模进入中国,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由于外资规模,结构的不合理造成了多种负面影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外资利用规模成为我国利用外资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我国利用外资的结构、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外债的偿还能力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目前利用外资的规模问题,并对今后的外资引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