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5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谢先凯 《新财经》2003,(1):88-89
信托公司从高峰时期的1000多家,从数量上来看,信托公司已经成了稀缺的壳资源。但对于信托壳资源的真实价值,市场上发出的声音却不尽相同。 据信托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对信托壳资源感兴趣的大多是民营和外资企业。  相似文献   
2.
谢先凯 《新财经》2003,(1):12-14
2002年11月,鹏润于资本市场出手收购宁城老窖,再次吸引了众人的关注。而此前,鹏润在香港股市上一次出手更是堪称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3.
企业的创始人把企业做大之后,往往会产生这样的幻觉:企业是我一手做大的,所以我可以为所欲为;企业离开我根本玩不转,所以我更可以为所欲为.  相似文献   
4.
谢先凯  余凯 《新财经》2003,(1):86-89
2002-2003年的中国资本市场,无论是风头正健的MBO,抑或眼花缭乱的代人“买壳”,都成为了中国信托机构发挥、实践其无尽想像力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解读泛海系     
谢先凯 《新财经》2002,(12):44-46
打造金融王国 2002年11月,海通证券完成增资扩股,以87.34亿元的资产超出银河证券,一跃而为国内券商的龙头老大.而此前,泛海系旗下的上市公司光彩建设已在7月通过了以3亿元参与海通证券增资扩股的决议.  相似文献   
6.
谢先凯 《新财经》2003,(1):56-58
2002年11月25日,内忧外患中的北大科技(600878)大东家易主。尽管新任第一大股东颐和丰业本身名不见经传,但其与资本市场鼎鼎大名的新疆德隆系屯河集团并肩作战ST中燕(600763)一役,业内人士却并不陌生。颐和丰业为何接手千疮百孔的北大科技?是否有人在其后垂帘听政  相似文献   
7.
谁还记得科利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利华终于退市了.资深股民大概都还记得,几年前科利华借壳阿城钢铁时500%的涨幅.那个时候的股市真是好玩,不管你是否真的明白这个公司到底在做什么,只要有一个软件概念,股价立马疯涨,后来国内股市开始学习"价值投资",这样的好时光一去不复返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