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699篇
  免费   317篇
  国内免费   139篇
财政金融   10123篇
工业经济   5638篇
计划管理   11004篇
经济学   8088篇
综合类   3306篇
运输经济   755篇
旅游经济   82篇
贸易经济   20568篇
农业经济   3681篇
经济概况   10186篇
信息产业经济   160篇
邮电经济   564篇
  2024年   113篇
  2023年   524篇
  2022年   453篇
  2021年   720篇
  2020年   809篇
  2019年   799篇
  2018年   367篇
  2017年   844篇
  2016年   1145篇
  2015年   1799篇
  2014年   4333篇
  2013年   4196篇
  2012年   5378篇
  2011年   5537篇
  2010年   5240篇
  2009年   6314篇
  2008年   6307篇
  2007年   4810篇
  2006年   4673篇
  2005年   5584篇
  2004年   3999篇
  2003年   2655篇
  2002年   1687篇
  2001年   1435篇
  2000年   1477篇
  1999年   821篇
  1998年   400篇
  1997年   194篇
  1996年   206篇
  1995年   196篇
  1994年   159篇
  1993年   115篇
  1992年   119篇
  1991年   209篇
  1990年   217篇
  1989年   138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40篇
  1986年   32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8篇
  1980年   1篇
  19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开放社区中的用户交互反馈是用户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需求满足理论,研究其他用户反馈对个体创新贡献度的影响。结合典型开放式产品设计社区——Local Motors平台,采用数据挖掘方法,从数量、质量和情感3个方面研究开放式创新社区中FOU对个体创新贡献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反馈数量和质量均对个体创新贡献度有显著影响,其中反馈次数对个体创新贡献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反馈率和反馈人员多样性对个体创新贡献度有显著负向影响,反馈长度和反馈支持文件对个体创新贡献度没有影响,正向情感倾向在用户反馈和个体创新贡献度之间无任何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3.
4.
周浩  杨红蕾 《财贸经济》2021,42(6):119-132
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产权形式,专利为创新产品中无形资产的专有权利提供了正式保障,是推动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上移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面临的知识产权纠纷日渐增多.在此背景下,布局海外专利对保障中国企业高质量"走出去"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关于中国专利出海的研究较为鲜见.基于2001-2018年国民经济行业大类层面的出口和专利申请数据,本文考察了出口对中国海外专利布局的影响.结果显示,制造业出口显著地推动了中国在海外专利申请数量的增长.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地理距离在其中表现出调节作用且在制度维度上表现出异质性.具体而言,在知识产权保护强度较高的国家,地理距离会进一步放大出口对海外专利申请数量的促进作用;而在遗传距离和文化距离邻近的国家,地理距离则表现出负向调节作用.另外,"一带一路"倡议也促进了出口对中国专利出海的影响.在当前全球贸易环境较为动荡和中国出口产品努力走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背景下,本文的经验证据对推动中国以专利为代表的无形资产海外布局有一定的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主客体关系理论给我们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和需求侧高度融合提供了很好的视域。要着力构建解释中国发展成功实践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重新加强意识形态灌输论的重要地位研究,增强理直气壮讲好思政课的底气;积极探讨提高思想、政治和理论叠加效应的实现途径;探讨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的规律。针对社会思潮对学生造成的迷惑,教师应该透彻阐释理论从而解疑释惑,在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活动中满足学生需求。教师要注意强化理论内功,探索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的路径方法,切实提高教学改革能力以及与学生交往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7.
8.
于洁 《当代经济》2018,(1):30-32
近几年,伴随经济增速放缓和经济结构性调整,我国银行系统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双升”.面对“双升”的压力,传统化解不良资产的方法效果受限,不良资产证券化在我国重启.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处在试点阶段,面临较多问题.本文对近几年研究成果进行文献回顾,在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障碍的研究视角上有所创新,从供给端、需求端和外部环境方面全面系统地论述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在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障碍,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人们闲置资金的增多,对理财产品的需求随之增大,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互联网理财成为人们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文章主要介绍了互联网理财产品的相关知识,然后分析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互联网理财产品的需求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