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6篇
工业经济   8篇
计划管理   32篇
经济学   21篇
综合类   6篇
运输经济   2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59篇
农业经济   30篇
经济概况   4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谁人不想买一些称心如意的茶饼,以作品饮、收藏之用。但是,如何鉴别新老茶饼,却是一件困惑烦恼之事。  相似文献   
2.
《财会通讯》2007,(B05):24-24
普洱茶有生茶和熟茶之分,用来泡饮皆有减肥消脂的功效,入菜到可去油腻、清肠胃,将普洱茶与排骨一同炖煮,既可清除排骨多余酌油脂,又使排骨染上茶汤红艳的色泽,吃起来软嫩鲜美之余,还有满口的茶香。  相似文献   
3.
试论云南茶叶现状与出路--以普洱茶为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云南具有最适合茶树生长的环境条件,有着丰富的茶树品种资源,种植面积居全国首位。“普洱茶”作为一个有特定内涵的云南茶叶传统名牌,它的资源优势尚未成为现实的经济优势。普洱茶业的生产、销售和管理等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据此提出了做大做强普洱茶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茶文化旅游是利用茶叶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保健实用价值等吸引旅游者进行休闲体验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普洱市自古就是普洱茶的主要生产、加工、集散地.在长期的种茶、制茶、饮茶和贩茶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茶文化,发展茶文化旅游具有明星优势。本文主要阐述了普洱市茶文化旅游的内涵与特征,对发展普洱茶文化旅游的优势进行了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普洱茶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古语有言:"茗者八方皆好客,道处清风自然来。"可见以茶待客、因茶论道,古已有之。诚如世人所见,茶不仅是渴饮养身之佳品,更是论道养心之臻品。正因此才会得遇"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的淡然君子之交。亦有"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的情之热切。茶道养心自古以来,茶道不分家,有茶的地方自有浓厚的文化氛围相伴左右,志同道合之士,闲来喝茶论道别有一番文人大家之乐。  相似文献   
6.
浅谈普洱市石斛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莲 《民营科技》2014,(3):266-267
普洱石斛人工种植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石斛产业已初具规模。但是,普洱市石斛产业在快速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介绍普洱市石斛产业发展现状,分析石斛产业发展的机遇,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石斛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8.
普洱大生意     
刘阳 《市场周刊》2014,(5):70-74
中国人自古便崇尚茶,茶在中国人的眼里是山川之灵性,是得天地之和气的灵物;懂得喝茶的艺术,又能辨别茶的好坏的,当然也以中国人为第一。 远在四五千年前,“神农氏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又传说,“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这是喝茶对人的好处,也是最古的记录。  相似文献   
9.
郑炳基 《潮商》2011,(3):34-35
云南省普洱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的"当家人"是潮汕人。普洱山下、龙潭池畔,潮商郑炳基的云南普洱茶企业便坐落在这山清水秀之地。从事贸易、酒楼和建筑开发等行业数十年,郑炳基累积了丰厚的身家,本可以安享清福,但,萦绕在他心头的那份茶叶情缘,使他再次开启了事业辉煌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普洱茶生产经营情况的分析和研究,指出普洱茶产业的发展优势、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就普洱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