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83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932篇
工业经济   59篇
计划管理   736篇
经济学   641篇
综合类   222篇
运输经济   22篇
旅游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813篇
农业经济   3153篇
经济概况   1620篇
信息产业经济   3篇
邮电经济   1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305篇
  2013年   354篇
  2012年   608篇
  2011年   556篇
  2010年   538篇
  2009年   868篇
  2008年   723篇
  2007年   583篇
  2006年   750篇
  2005年   961篇
  2004年   399篇
  2003年   275篇
  2002年   300篇
  2001年   207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池塘养殖大规格河蟹是池塘养蟹发展的一种趋势,是渔业结构调整中的一项新举措,是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一条好路子。近年来,江苏省金湖县积极推广大规格河蟹养殖技术,助力当地河蟹养殖业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2.
《农家致富顾问》2021,(7):17-17
近年来,云南省元谋县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部署,大力发展“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模式,通过发展智慧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农民人均可支配收,人连续17年位居全州第一。“有水百花齐放,无水寸草不生”曾经是元谋的真实写照。为打破缺水瓶颈,元谋县投资30778.52万元,实施11.4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通过项目实施,改变了传统沟渠输水、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实现了“管道供水、刷卡取水”。  相似文献   
3.
文明  乌兰 《北方经济》2021,(8):9-12
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牧区现代化试点工作正在内蒙古4个牧业旗有效推进,初步形成了"芒来模式""七村一体化模式"等多种模式.然而,这些模式是否成为牧区现代化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需要实践的检验.实践中需处理好草牧场保护与利用、发展畜牧业与发挥相对优势、资金投入使用与后续推进、完成短期任务与实现长远目标之间的关系.对持续推进牧区现代化,要保持足够的历史耐心,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要突出牧民主体地位,要以理念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为方向.  相似文献   
4.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按照市场需求和农民实际需要,通过双向选择,把大批有专长的科技人员直接下派到农业生产第一线开展各项科技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增加农民收入的一种新制度。大通县采取科技特派员的形式,将科技服务和农民增收结成利益共同体,一方面激活了农村科技站所的传统体制,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另一方面,特派员自身也获取了一定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5.
“十五”以来,青海省各地紧紧围绕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这一中心任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农畜产品深加工的方针政策,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开拓市场,创新经营体制,农畜产品加工业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2005年,全省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达220家,实现年产值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工作》2006,(2):34-36
一、我区农牧民收入的几个特征 一是地域的不同.农牧民收入有所不同。从普遍来看.纯农区的农民收入比半农半牧区的农民收入高,半农半牧区农民收入比纯牧区牧民收入高。从地区来看.盟市经济发展快的地区和自然条件好、农业基础设施好的地区农牧民收八比较高。二是同一地区由于经营规模不同,农牧民间的收入不同。三是引入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多的地区农牧民收入较高。  相似文献   
7.
8.
中国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 ,是目前我国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逐步解决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 ,靠的是农民以观念、技术创新为主要内容的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靠的是农业体制、政策的创新 ;靠的是创造良好的农业产业化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