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76篇
工业经济   8篇
计划管理   205篇
经济学   113篇
综合类   31篇
运输经济   8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03篇
农业经济   225篇
经济概况   304篇
信息产业经济   4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107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4 毫秒
1.
本期刊发了广东省住宅与房地产工作会议的组合报道,其有关致力于解决城市住房方面的部署,忧济元元之心跃然纸上,读罢倍感欣慰。自1978年以来的中国“转轨”,堪称20世纪最具世界意义的事件。起始的是,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接着是,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进而则是,城乡分割转向城乡开通,以及全能政府转向有限政府。依我看,住房制度或也有必要作一番类似“转轨”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的国家里,工人的利益,有工会在不断地系统调查和反映;妇女的利益,有妇联;农民的利益,有谁来不断地调查和反映呢?  相似文献   
3.
进城人口的户籍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存的“城镇户口”并不是进城人口户籍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应寻找新的、符合现代社会基本要求的户口管理制度。户籍制度改革不能仅改户口性质这一符号,而应致力于做好建立新型户口管理制度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4.
梁勇 《西部财会》2004,(2):52-52
最近有幸看到一篇获奖的调查报告,是关于民工权益的。这篇文章详尽周到地剖析了民工遭遇欠薪的现象及原因,其中提到目前常见的民工被欠薪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民工素质低”。其实持这种观点的还不在少数,上网一搜索,到处都是。  相似文献   
5.
建设部副部长郑一军: 要标本兼治 许多民工一年的辛苦钱打了水漂儿,家里的生活没了着落.拖欠民工工资大多发生在建筑工地.在建筑工地打工的民工劳动强度大,劳动和生活条件非常差.而建筑工程又流动性比较大,有关部门管理相对困难,许多民工工资被拖欠和克扣.这个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建设部副部长郑一军指出,广大农民工对建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没有他们的付出,取得今天的建设成果是不可想象的.他说,拖欠农民工工资,不管什么原因都不应该,尤其是一些包工头恶意拖欠,行为特别恶劣,令人气愤,建设部门一定要维护农民工的利益,维护弱势群体权益.  相似文献   
6.
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涌向城市,形成了一股“民工潮”,这种有中国特色的人口转移现象,既有历史的原因,同时也是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民工潮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了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也给社会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本文试从民工潮的成因入手,分析该现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并且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盘继培 《中国就业》2006,(11):48-50
一、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农民工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也逐步进入政府视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要“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若干意见》指出“坚持分类指导、稳步推进,优先解决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问题.逐步解决养老保障问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也是各方面都比较关注的问题。抓紧建立符合农民工就业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已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如果要总结中国改革开放30年,城乡二元体制改革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大问题。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有两个重要支柱:一是政企不分、产权不明的国有企业体制;二是城乡分割、限制城乡生产要素流动的城乡二元体制。这两个支柱支撑着计划经济的存在和运转。不解决这两个支柱的问题,那就是计划经济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9.
《中国老区建设》2008,(11):17-17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贺雪峰认为,在市场经济和消费主义的背景下,农民被迫进入一个经济消费系统和意义评价系统,并且处于边缘的位置,随时有被抛出社会结构的可能,造成社会的断裂。农民要想过上体面而有尊严的生活,就必须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即必须重建具有村庄社区生活特点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不能以消费和货币为意义标准,而是以生活的充实和丰富的人生体验为标准,是一种消遣经济的生活方式,而非消费经济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0.
杨云娟 《乡镇经济》2008,24(10):79-82
进城务工人员这个群体的特殊性出发,构建他们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要从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及其对接角度通盘考虑。通过建立进城务工人员双重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对接。这既关系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问题,也关系城乡社会保障衔接问题,更关系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一体化目标的实现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