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79篇
  免费   222篇
  国内免费   75篇
财政金融   9657篇
工业经济   358篇
计划管理   1542篇
经济学   2796篇
综合类   940篇
运输经济   15篇
旅游经济   8篇
贸易经济   2072篇
农业经济   803篇
经济概况   2224篇
信息产业经济   11篇
邮电经济   50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364篇
  2022年   278篇
  2021年   420篇
  2020年   422篇
  2019年   387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287篇
  2016年   339篇
  2015年   411篇
  2014年   992篇
  2013年   1269篇
  2012年   1496篇
  2011年   1450篇
  2010年   1102篇
  2009年   1123篇
  2008年   1373篇
  2007年   1137篇
  2006年   968篇
  2005年   1148篇
  2004年   1001篇
  2003年   1019篇
  2002年   835篇
  2001年   930篇
  2000年   820篇
  1999年   171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2 毫秒
1.
绿色发展是推进京津冀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文章基于2006—2019年京津冀城市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方法实证分析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在正、负外部效应双重作用下,产业协同集聚对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倒U”型影响,同时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该影响效应存在产业异质性,制造业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更强的作用效果以及更高的拐点值,且产业协同集聚能够通过绿色技术效率及绿色技术进步“双引擎”作用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结果可为如何依托产业协同集聚促进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2008—2018年非枢纽城市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高铁开通对非枢纽城市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高铁开通提高了非枢纽城市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了其高质量发展.分组回归结果显示,高铁开通对非枢纽城市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中部地区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民营企业以及二线和三线非枢纽城市企业,而对东部和西部地区企业以及国有企业的影响不显著,对资源密集型企业以及一线非枢纽城市企业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本文从微观企业层面拓展了高铁建设的经济后果研究,丰富了非枢纽城市企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的文献,对高铁建设的规划布局及其经济分布效应分析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庞渤  耿稚雨 《经济师》2023,(11):131-132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发展,银行业必须立足“三农”,通过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乡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农村金融生态建设,加大对乡村振兴发展的信贷支持,为农民提供更加全面、更高质量的金融服务。文章通过对数字化在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及面临的问题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银行业实施推动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积极探索和实践具备农村特色的金融创新。  相似文献   
4.
5.
杨谱  刘军  常维 《财经研究》2018,(2):44-57
户籍制度是我国劳动力流动的主要障碍.那么,当前我国的户籍扭曲程度几何?户籍制度放松对经济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将有助于政府评估户籍制度改革的空间和经济效益.文章在Hansen和Prescott(2002)的两部门劳动力流动模型基础上,将工人分为农业和非农户口,引入户籍扭曲因子,构建两部门两类工人的户籍扭曲模型;然后,使用1984?2013年宏观经济数据度量户籍扭曲程度,并对2013年我国户籍制度逐渐放松过程中经济变量的变化进行模拟;最后,文章建立了包含"农业与非农"和"本地与外地"户籍差异的省份异质性户籍扭曲模型.研究表明:(1)经济和户籍制度改革的不同步导致了1984?2013年我国户籍扭曲程度呈现倒"U"形变化,且相较于韩国尚有较大的改善空间;(2)以韩国为参照,若2013年我国户籍制度完全放开,经济达到均衡时,农业部门和非农部门的就业人数将分别下降58.83%和上升26.92%,工资率将分别上升19.44%和下降6.77%,社会增加值将增长15.33%,这说明社会经济效率将得到提升,贫富差距将缩小.文章丰富和完善了户籍扭曲的理论模型,从减少劳动力流动摩擦的视角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阳运清 《价值工程》2019,38(28):103-105
随着支付5.0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生活购物变得越来越方便快捷,在享受支付宝与微信支付两大巨头竞争分得的好处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转离传统的银行业,由此造成银行业的蛋糕遭到大量的掠夺。为了生存与发展,各大银行在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合作的同时,也在寻求自身的突围之路,纷纷开发自己的移动支付APP,并且在银联的号召下"云支付"应运而生,但是面对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两大巨头的强势而言,银行业却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阵营,无法与两大巨头进行有效的抗衡。面对移动支付这一现状,银行业该何去何从成为当前一个热门话题,本文就银行业在此背景下面临的竞争问题进行研究,期望能对移动支付目前的竞争状况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2016年5月"营改增"全面实施,目前已进入后"营改增"阶段,"营改增"对银行业发展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本文基于X市13家商业银行2015年到2019年1-9月的经营和税收数据,探究了"营改增"对银行业税负的具体影响,探讨了"营改增"对银行机构的积极效应,以及制约银行业"营改增"效果的因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9.
张超  许岑 《税务研究》2020,(4):103-110
本文以沪深A股上市的34家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测算、分析营改增对银行业流转税税负的影响。结果显示:银行业营改增的减税效应显著,且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越小,减税效果越显著。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对贷款服务征税等建议,以进一步完善银行业增值税制度。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