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3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7篇
财政金融   255篇
工业经济   85篇
计划管理   544篇
经济学   496篇
综合类   189篇
运输经济   63篇
旅游经济   15篇
贸易经济   525篇
农业经济   125篇
经济概况   545篇
信息产业经济   20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206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231篇
  2016年   268篇
  2015年   359篇
  2014年   565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色发展是推进京津冀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举。文章基于2006—2019年京津冀城市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方法实证分析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在正、负外部效应双重作用下,产业协同集聚对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倒U”型影响,同时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该影响效应存在产业异质性,制造业与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更强的作用效果以及更高的拐点值,且产业协同集聚能够通过绿色技术效率及绿色技术进步“双引擎”作用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研究结果可为如何依托产业协同集聚促进京津冀城市群绿色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正按部就班地实施,使京津冀一体化不断推进,这一战略缩小京津冀三地的地区经济社会差异,是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策略,有助于提高京津冀三地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创新内地城市发展的新模式。公共医疗卫生支出作为国家财政支出的重要一环,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考虑的社会民生重要环节。本文选取京津冀三地的13个城市的公共医疗支出的绩效差异进行实证分析,探究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影响公共医疗卫生支出的绩效差异的因素,并提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提升医疗卫生支出绩效的政策建议以及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重大战略将冀北地区的发展确定为承担生态保障与水源涵养功能,文章基于长期以来该区域生态脆弱、经济落后的特征,研究了该生态涵养区生态与产业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目的是为该区域生态建设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设置了影响生态建设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的规模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与政策因素四大类37个影响因素,借助于统计数据,在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应用计量经济模型,通过因子分析法将各个因素进行分类归纳为5个公因子,利用SPSS软件回归模拟结果显示各个因素对生态建设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作用。[结果]将四大类通过因子分析法的主成分分析,应用计量经济模型模拟,拟合优度较高,影响因素通过分组具有较强的解释力,结果能够很好地反映这些影响因素对生态建设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方向与影响程度。[结论]依据定性分析假设与计量模拟分析结果,针对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机遇,提出对策建议:继续加强生态建设项目的推进、适度扩大产业经营规模、加大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投资力度、实施资源节约型生产创新模式以及健全和完善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制度。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大众化,生源数量急速增长,而相应的人员配置却不到位,最终影响了教育及相关管理成效,是当下高等教育发展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在此过程中,人员编制管理作为高校人力资源配置优化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其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改革势在必行。本文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课题背景,在对高校编制管理问题做出分析概述的基础上,着重就其相关发展对策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5.
6.
7.
本文基于新发展理念构建了京津冀城市群各城市发展指标体系, 运用熵权法和变异系数法对京津冀13 个地级以上城市发展差距综合指数和分类指数进行测度, 结果显示, 京津冀各城市发展差距逐步缩小, 其中绿色发展和开放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协调发展、 创新发展和共享发展上的差距有所加大, 并提出推动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的路径, 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区域体制改革: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关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
关于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是我国经济第三引擎的说法由来已久,但长期以来北京与天津两市围绕经济中心地位的激烈竞争,使得这个第三引擎迟迟不能正常发动。据《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6月21日披露:近几年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地位和科技地位都呈现下降趋势。因而,推进京津经济协调发展、实现良性互动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芦台经济开发区作为河北省地处天津的“飞地”,长期以来对两地经济社会的对接合作起到了“桥头堡”作用。当前,唐山市委、市政府将芦台列入“四点一带”发展战略规划,芦台又面临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