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07篇
工业经济   49篇
计划管理   502篇
经济学   38篇
综合类   46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31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161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02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145篇
  2005年   102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李先生通过向银行贷款30万元购买了~套商品房,30年还清贷款,月供1440.906元。他自己算了一笔账:30万元贷款本息总额为518726.4元,这意味着30年以后,他还给银行的钱比银行贷给他的本金(即贷款额)多了20多万元。有朋友告诉他,其实在还贷款过程中,前一些年,每月还银行的1440.906元中,绝大部分是利息,而30万元本金还的则很少。  相似文献   
3.
《海外经济评论》2005,(21):14-16
在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二十多年时间里,改革住房供应体系、允许个人拥有住房是影响最深远的举措之一。在这项改革开始阶段,建造住房是最容易的环节,而劝说人们掏钱买房是最困难的事。但近年来,房地产过热却又成了新问题。  相似文献   
4.
《东南置业》2004,(81):83-84
普陀内环附近楼盘高档楼盘成交量增加。本月12日中远两湾城四期推出23号楼首批400余套房源,出现四百余人排队买房的场面.一周内销售300余套。至截稿时.该案23号楼已售出413套。本区编辑14日现场采访了部分正在等候签合同的购房者,根据现场了解到的情况.此次排队买房.至少有60%为温州客户。部分温州购房者认为中远两湾城在温州人眼里口碑很好。现场签约的温州购房者都很认同中  相似文献   
5.
傅峙峰 《经营者》2007,(6):67-67
<正>一年不买房,微观来说,对单个项目并不会引起釜底抽薪的影响。时寒冰呼吁一年不买房很难成立,除非刚性需求没了,没人要住房子了。一年不买房?这样极端主观的宫论我想不到会公开发表,不知道时寒冰有没有理性客观第三方的研究房地产问题。  相似文献   
6.
老廖  涛华 《新智慧》2006,(11):57-57
首先声明,我是个比较彻底的购房外行,所以只能以外行人的视角来总结我买房的得失。至于房屋的结构、真正的内部品质,我无从谈起。特别说明的是,我的所谓秘笈只针对工薪阶层,大款们对此毫无参考的必要。  相似文献   
7.
《物权法(草案)》第一百六十二条中“禁止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的规定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城镇居民是否可以在农村购买房屋、购买宅基地的激烈争论。其中,2005年7月21日《法制日报》第五版刊发的《农民物权不应歧视》一,甚至将《物权法(草案)》的该项规定上升为“是对农民自有土地及房屋产权的歧视”。  相似文献   
8.
《江苏楼市》2005,(9):43-43
在大家把目光都聚焦在新开盘的楼房时.张先生却对“尾房”情有独钟。并不是他买不起房子.恰恰相反.他是一个极有头脑、极精明、极会算计的买房人。他和爱人都工作在徐汇.买房的目标早就锁定近徐汇的龙华板块。  相似文献   
9.
杨羚强 《东南置业》2004,(81):18-18
来自市场的最新信息表明。现有不少房屋租金价格一跌再跌,可是售价却出现大幅度的上扬。房价与租价之比。被扩大至20倍以上。按目前的租售价格,想要通过出租。收回投资,至少得花上20年甚至更久的时间。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