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篇
工业经济   8篇
计划管理   26篇
经济学   7篇
综合类   5篇
运输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6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文彬 《经济师》2010,(7):92-92
<正>1.加大科技投入,博取所长。设置专门的贵宾客户服务器,实行分层服务,让高端客户产生优越感,同时又对高端客户的交易手续费给予一定程度上的优惠,这样既提高了现有高端客户的忠诚度,又可以激励潜在高端  相似文献   
2.
朱洲 《东北之窗》2014,(7):70-70
正目前,中国各地竞相比拼摩天楼,然而摩天楼带来的"劳伦斯魔咒",你懂么——如今,为了彰显一些利益群体或者说城市本身对于所谓国际范儿、优越感的狂热追逐,无数的"第一高楼"正在中国各大中城市拔地而起,"第一高度"的纪录不断刷新,成为众多城市和开发商自我营销最立竿见影的捷径。正所谓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前段时间湖南长沙一座计划中的"世界第一高楼"——天空之城,已进入前期报建阶段,它是中国迄今为止最有野心的摩天大楼,比当今"世界第一高楼"迪拜塔还要高10米,计划投资90亿元。  相似文献   
3.
龙春雨 《中国西部》2012,(36):97-99
"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就是公民平等原则!在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几乎没人会相信真正的公平。当自身遭遇到不公平待遇时,我们大多数人都只是一味的隐忍着,默默地接受着。然而,在上海,一个叫占海特的姑娘仅仅凭着对法律的朴素信仰和对自身权益的珍视,用那15岁还很稚嫩的  相似文献   
4.
《楼市》2013,(8):27
地域情结非常重,优越感十足1.比较具有炫耀心理,喜欢气派和讲面子名车较多,新推出名车,短期内富阳就会有;周边有钱老板们都喜欢开宝马7系的车。月收入不到2000元的年轻人,都喜欢买NIKE、AD。虽然家里很少有人来,但客厅一定要大,有人来显得有气派。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第三人效应理论作为传播效果研究的新内容,在西方传播学界产生较大影响.该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受众普遍认为大众传媒对其他人的影响要比对自己的要大,自身并不容易受到媒介的影响,一定那个程度上大众传播效果并不对"直接受众"产生影响,而是通过第三者对"直接"受众产生影响.但对于第三人效应的产生,目前最合理的解释仍旧来自于心理学层面的分析,本文从心理学的分析角度出发,探究第三人效应产生的心理学因素,以期为第三人效应上研究提出新的思路与角度.  相似文献   
6.
非常道     
《数据》2013,(2):4-4
李稻葵(经济学者)这几年由于民工工资上升,城乡收入差距显著下降。全国基尼系数下降则顺理成章。当然,这不等于说城里人最关心的城市内部收入差距在缩小。王利芬(创业者)商业的发达与否是一个国家强盛的基石,国不可一日无商业,用道德的优越感否定或者贬损商业只能说明对商业的不理解,说明士农工商的意识残留得深重。  相似文献   
7.
很多品牌,尤其是高档消费品,品牌价值往往大于它的使用价值。这种品牌附加值使顾客在购买了其产品后感受到了身份、地位、品位的提高,从而受到别人的尊重。这类产品通常能够让顾客在购买及拥有产品的过程中实现社会优越感。例如五块钱买块电子表,一定是为了看时间,而七、八万元买块表,如果是为了看时间,那他一定是个土老冒。因为通常这类产品的价值已经超出了报时的作用,更多的是替主人告诉别人:我带的这块表花了七八万,我的身份和地位就显而易见。不言而喻了。  相似文献   
8.
《汽车观察》2013,(11):107-107
<正>尽管全新第三代马自达6已经通过进口渠道进入国内进行销售,但相对较高的价格和单一的车型配置显然不能使其成为中级车市场的主角,仅仅只能看作是新车国产化之前检验市场的试金石。据了解,国产版本车型将于本届广州车展亮相,随后明年初正式上市。国产全新马自达6在外观方面没有明显变化,马自达6"魂动"理念的注入使得这款新车给人一种惊艳的感觉;车尾造型简洁干练,行李箱盖上沿形成轻微鸭翼造型,在强调运  相似文献   
9.
10.
读懂客人     
从酒店服务的角度上讲,客人是什么?有人说:“客人是上帝!”又有人说:“客人是朋友.是亲人!”还有人说:“客人是老师!”这些话从某些视角上讲都对,但笔者认为,又都不能科学地解释清楚,从而影响我们对客人的认识和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