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389篇
工业经济   148篇
计划管理   355篇
经济学   288篇
综合类   108篇
运输经济   21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565篇
农业经济   53篇
经济概况   625篇
信息产业经济   5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40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312篇
  2009年   860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激活内需     
在全世界总人口中,每100个人中就有20个中国人.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水平低,东西部发展不平衡,中国这种特殊的国情让我们在发展中始终要清晰、清醒地寻找维系经济不出现大闪失的通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经济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内需不足现象。这种现象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出现的需求不足有所不同,它的出现具有明显的特异性。本分析了这种需求问题的特异性的表征、形成机理以及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减贫步伐放缓,贵州刚超过纳米比亚”;“亚洲仍有6亿多赤贫人口,中国占1.73亿”;“272万贫困人口环绕京津”……不要以为以上都是海外传媒刊登的对中国“吹毛求疵”的报道,其实,这都是最近中国官方网站在显著位置发表的新闻:第一条刊登在9月9日的“中国经济网”上,第二条在9月8日的“新华网”上,第三条在8月18日的“人民网”上。新闻中的结论和数据则来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2005年人类发展报告》和亚洲开发银行的两份报告:《亚行2005年关键指标》与《河北省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相似文献   
4.
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彻底粉碎了华尔街神话,愈演愈烈的次贷危机,致使华尔街主要金融机构或者倒闭,或者被接管。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陷入严重财务危机并宣布申请破产保护,更加重了金融危机的来临。金融危机危害的全球性使得各国纷纷采取不同的策略予以应对,对于主要靠出口拉动经济的中国来说,金融行业受到一定影响,但其他的实体行业受到的影响更广泛严重。  相似文献   
5.
刘晓芳 《经济前沿》2003,(10):16-18
一、我国城市购物中心的发展现状,购物中心(Shooping Mall)作为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美国的一种新型零售业态,是一个由零售商店及其他相应设施(餐馆、电影院、展览馆、主题公园、邮局、酒店等)组成的综合型、多功能的消费场所。购物中心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等多种功能集于一身的特点,极大地迎合了消费需求,同时通过增加税收、扩大就业、拉动内需等多个方面对经济发展产生强有力的推动作用,业已成为欧美国家的主流零售业态。  相似文献   
6.
7.
马克思供需平衡理论对于我国实施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正确选择扩大内需的战略对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拟运用这一理论对我国坚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方针的意义、战略与对策问题作一些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海外经济评论》2006,(7):16-17
中国于2004年初因经济过热采取宏观调控,抑制国内需求,有效降低通胀,也使出口超大幅成长。2005年是国家主席胡锦涛与总理温家宝的新左派经济学——和谐重于发展全面搬上台面的一年,包括调整人民币浮动区间,及五中全会通过第十一个五年规划,都将有效促进中国内需市场成长,并适时接手今年第二季后美国市场需求减缓,以维持高水平的经济增长率。  相似文献   
9.
《证券导刊》2009,(25):74-74
银华基金管理公司近日发布公告,旗下封闭式基金——天华证券投资基金已于7月1日起终止上市自终止日起,基金将转型为银华内需精选股票型基金(LOF)。并将于近日开始集中申购。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后,投资对劳动力逐渐显现出排挤作用,出口也由其发展前景受限而对劳动力的吸纳作用减弱。而内需由于其对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的需求,对就业有很强的带动作用。本文将论述以内需扩大就业的必要性,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