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951篇
  免费   520篇
  国内免费   97篇
财政金融   10629篇
工业经济   905篇
计划管理   10142篇
经济学   11363篇
综合类   3478篇
运输经济   117篇
旅游经济   63篇
贸易经济   11069篇
农业经济   36375篇
经济概况   17270篇
信息产业经济   39篇
邮电经济   118篇
  2024年   259篇
  2023年   1063篇
  2022年   696篇
  2021年   930篇
  2020年   1334篇
  2019年   975篇
  2018年   495篇
  2017年   1001篇
  2016年   1453篇
  2015年   2214篇
  2014年   5328篇
  2013年   4612篇
  2012年   6024篇
  2011年   5988篇
  2010年   5120篇
  2009年   5927篇
  2008年   6050篇
  2007年   4881篇
  2006年   4900篇
  2005年   4919篇
  2004年   5055篇
  2003年   5575篇
  2002年   4575篇
  2001年   4308篇
  2000年   3968篇
  1999年   1623篇
  1998年   1862篇
  1997年   1902篇
  1996年   1495篇
  1995年   1107篇
  1994年   931篇
  1993年   874篇
  1992年   998篇
  1991年   949篇
  1990年   874篇
  1989年   704篇
  1988年   94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76篇
  1985年   135篇
  1984年   62篇
  1983年   51篇
  1982年   46篇
  1981年   45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利用2002—2014 年中国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基于空间杜宾计量模型(SDM)实证分析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农业劳动力稀缺的背景下,老龄化虽然加剧了本地农业劳动供给的不足,但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诱致性技术变迁,推动了农业现代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而且老龄劳动力较高的农业生产专注度和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使得其对农业产出具有正向直接影响;同时,由于劳动力的流动性,其他地区老龄化的加剧也加深了本地劳动供给的不足,但表现为正的溢出效应。因此,应通过区域协同发展来提高农业劳动力人力资本,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农业经营主体的类型比较、效益分析与进路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政策推动,农业经营主体逐渐多元化,出现了传统小农、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业企业等并存现象。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两个层面对比分析,发现精耕细作的传统小农与专业大户不仅在生产效率上高于家庭农场与农业企业,更是我国村庄秩序与社会结构的维护者,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稳定器与蓄水池。而政府大力推广的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则对传统小农和专业大户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综合考量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应在确保传统小农主体性地位的基础上,适当地发展专业大户与家庭农场,同时还要规范与限制农业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4.
吕海涛  张凡 《水利经济》2018,36(4):19-22
加快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目标是形成以节水为目标的新的社会运行机制和社会治理模式。农民在农业灌溉中自发形成的用水组织是这一变革中的重要社会力量。通过对农民用水协会特征的分析,认为在"水权配置"的视角下,发展与规范农民用水组织,变原有农业用水过程中的行政管控为社会治理,是建立农业"节水型"社会并支持其良好运行的重要保障,并就如何健全农民用水组织的内部治理结构、克服农民用水组织自身的消极因素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6.
7.
8.
先从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管理人员水平、信息化管理水平三个方面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作简要的分析探讨,进而提出解决现存问题的针对性策略,包括完善管理体系、加强人才培养、加强信息化管理力度,最后阐述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的认识与愿景。  相似文献   
9.
李国平 《山西农经》2020,(7):152-152,154
近年来,我国在农民用水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开发了农民用水户协会模式,既保障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开发和建设,也促进了农业建设,提升了生产效率,为我国经济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研究了农民用水户协会模式管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社区支持农业本质上是消费者和生产者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切入点做出的制度选择,它在为消费者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同时,通过将消费者端内部化到生产者端,节约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生产者的议价能力和利润空间,并在实践中发挥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城乡互动和农村经济、文化发展等旁侧效益。但目前,我国社区支持农业的发展存在融资渠道缺乏、生产者与消费者间的信任基础不牢靠等困境。为此,可以利用"互联网+"实现农产品生产流通的全程可追溯,增加农产品信息的透明度;建立实际和虚拟平台,增加消费者和生产者间的互动频次;设计严格的约束制度来增进双方信任;引入第三方机构作为合作伙伴,创新经营模式、拓宽融资渠道等方式突破社区支持农业的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