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计划管理   5篇
经济学   6篇
综合类   4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西方经济学界主流与异端的分裂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前的西方主流经济学虽然对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实现了某些突破,但它从根本上仍是新古典精神的,理性—个人主义—均衡的分析框架和数学形式主义的研究方法是其突出特征。而与其相对立的异端经济学各流派则坚持制度—历史—社会结构的分析框架和多元主义的研究方法。按照这种区分标准,虽然目前的西方经济学界仍被主流经济学所支配,但异端与主流的决裂已不可避免。随着主流经济学统治地位的逐渐瓦解,今后二、三十年的西方经济学,有可能进入一个多元主义的发展时期,存在着四种可能的发展趋势:碎片化;多元化;重新起用政治经济学这个更宽广的学科名称;演化经济学的发展及其对异端的综合。西方经济学界的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国际实践管理大师亨利·明茨伯格先生与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瑞旗先生在上海相逢"论剑",就当今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危机管理、战略文化、管理文化等话题,做了一番精彩碰撞。想象一下,当国际管理"异端"大师碰撞中国品牌管理"异端"大师,他  相似文献   
3.
在自由主义经济信条的指引下,人类社会正在经历着进入新世纪以来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人们在反思西方自由市场经济思想弊端的同时,不断重温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深刻剖析。西方主流经济学在解释当前发生的经济危机时,显得苍白无力。与西方主流经济学相比,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深刻的阐述了经济危机的本质,即危机本质上是实体经济的危机。此外,后凯恩斯主义危机理论对当前的金融危机也具有很强的解释能力。  相似文献   
4.
欧洲中世纪基督教取得垄断地位,所有与基督教相悖离的思想都被称为异端思想,很多哲学家、科学家遭到迫害,但是人们无法理解中世纪之后欧洲会产生文艺复兴运动,科学会迅速发展。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中包含着许多异端思想,这些思想使科学在实证的基础上自由发展,促进了近代科学思想的兴起。  相似文献   
5.
演化发展经济学与贸易政策新争论的历史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赖纳特和张夏准指出了自由贸易理论的局限性,以确凿的历史事实打破了发达国家的成功是因为实施了自由贸易政策的“神话”,警告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送的自由贸易政策是导致穷国与富国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这种“异端”的学说引发了2007年在《金融时报》上新古典主流经济学家和“异端”发展经济学家之间有关发展中国家应该实行自由贸易还是贸易保护的新争论。这是自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推行“华盛顿共识”以来所发生的第一次针锋相对的争论,在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抬头和发展中国家发展前景黯淡的今天,这种争论值得关注。本文简要介绍赖纳特和张夏准的经济发展理论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如果我们从政治—宗教二元的思维方式去考察民间宗教,我们往往会发现这样一个事实:民间宗教在历代统治者看来,都具有"异端"色彩。以致统治阶级都以"邪教"称之。这其中的原因颇为复杂,一般认为,除了民间宗教本身组织的秘密性、中国传统政治传统所确立的精英意识儒家正统性有关之外,还与民间宗教的一些形式侵犯了最高统治者的权利以及明清以来统治者对于西洋宗教的恐惧有关,在这样的背景下官方对民间宗教的查禁、镇压使得"邪教"之名逐渐归于事实。  相似文献   
7.
戴璐  松涛 《英才》2007,(2):60-61
从1991年与中央领导座谈,到2002年朱总理接见的12个经济学家之一,再到2005年赴政治局学习座谈,陈东琪一直为中国经济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8.
孙志 《财政监督》2006,(12):72-72
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先生在一次媒体访谈中称:“中国传统学者的学问是许愿式学问”。“谁许下的愿望最美,谁的学问就最高”。时至今日,在这种许愿式学问里打滚者仍然众多,他们缺乏实证和逻辑推演的勇气、能力,不愿意面对或没有能力揭示真实世界存在的人性弱点和制度、文化形成变迁的诸多约束条件和运行机理。他们乐于道德标榜和说教,以自身好恶来构筑“道德裁判所”,以圣贤或代圣贤立言者自居,排斥他们自我认定的“异端”。我认为,有必要对如何构建符合现代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道德生成、运行机制加以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9.
《商》2015,(52):32-33
异端舆论、公众选择以及政府行为三者的关系入手,厘清了异端舆论对政府行为影响的作用机制,即异端舆论在导致多数公众选择接受时政府才会采取干预措施,一旦政府放松监管,异端舆论会再次兴起。通过建立三阶段序贯博弈模型,演绎了三者的行动步骤,提出了包括建立多种利益集团舆情分析管理系统,完善政府与社会公众沟通平台的建设,提高主流媒体的公信力,政府应持续有效地监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陈方正 《开放时代》2003,(4):117-140
本文对科学哲学上"正统"与"异端"之争的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文章分四个部分进行一是对近三百年科学观,包括正统与异端之争问题的一个回顾;二是对正统和异端观念的评论;第三,作者对科学整体的看法;最后,则是对科学哲学的大方向以及未来发展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