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970篇
  免费   541篇
  国内免费   113篇
财政金融   10298篇
工业经济   1592篇
计划管理   10766篇
经济学   12510篇
综合类   3898篇
运输经济   123篇
旅游经济   75篇
贸易经济   12008篇
农业经济   36706篇
经济概况   18471篇
信息产业经济   48篇
邮电经济   129篇
  2024年   315篇
  2023年   1298篇
  2022年   872篇
  2021年   1187篇
  2020年   1628篇
  2019年   1195篇
  2018年   604篇
  2017年   1233篇
  2016年   1811篇
  2015年   2928篇
  2014年   6540篇
  2013年   5223篇
  2012年   6355篇
  2011年   6116篇
  2010年   5356篇
  2009年   5982篇
  2008年   6205篇
  2007年   4850篇
  2006年   5015篇
  2005年   5000篇
  2004年   5334篇
  2003年   5623篇
  2002年   4389篇
  2001年   4152篇
  2000年   3792篇
  1999年   1553篇
  1998年   1799篇
  1997年   1860篇
  1996年   1465篇
  1995年   1094篇
  1994年   915篇
  1993年   863篇
  1992年   988篇
  1991年   930篇
  1990年   862篇
  1989年   703篇
  1988年   91篇
  1987年   62篇
  1986年   72篇
  1985年   134篇
  1984年   62篇
  1983年   49篇
  1982年   46篇
  1981年   45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0篇
  19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2002—2014 年中国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基于空间杜宾计量模型(SDM)实证分析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农业劳动力稀缺的背景下,老龄化虽然加剧了本地农业劳动供给的不足,但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诱致性技术变迁,推动了农业现代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而且老龄劳动力较高的农业生产专注度和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使得其对农业产出具有正向直接影响;同时,由于劳动力的流动性,其他地区老龄化的加剧也加深了本地劳动供给的不足,但表现为正的溢出效应。因此,应通过区域协同发展来提高农业劳动力人力资本,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农业经营主体的类型比较、效益分析与进路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政策推动,农业经营主体逐渐多元化,出现了传统小农、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业企业等并存现象。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两个层面对比分析,发现精耕细作的传统小农与专业大户不仅在生产效率上高于家庭农场与农业企业,更是我国村庄秩序与社会结构的维护者,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稳定器与蓄水池。而政府大力推广的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则对传统小农和专业大户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综合考量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应在确保传统小农主体性地位的基础上,适当地发展专业大户与家庭农场,同时还要规范与限制农业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4.
5.
6.
7.
传统塑料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应用领域广,用量大,处理方法不正确等因素而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可降解塑料的出现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提供新的发展方向。文章阐述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基本原理,并介绍了一种新型生物可降解塑料,在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下,可降解塑料将取代传统塑料走进各个领域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9.
先从农业经济管理体制、管理人员水平、信息化管理水平三个方面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作简要的分析探讨,进而提出解决现存问题的针对性策略,包括完善管理体系、加强人才培养、加强信息化管理力度,最后阐述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业经济管理的认识与愿景。  相似文献   
10.
社区支持农业本质上是消费者和生产者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切入点做出的制度选择,它在为消费者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同时,通过将消费者端内部化到生产者端,节约了交易成本,提高了生产者的议价能力和利润空间,并在实践中发挥了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城乡互动和农村经济、文化发展等旁侧效益。但目前,我国社区支持农业的发展存在融资渠道缺乏、生产者与消费者间的信任基础不牢靠等困境。为此,可以利用"互联网+"实现农产品生产流通的全程可追溯,增加农产品信息的透明度;建立实际和虚拟平台,增加消费者和生产者间的互动频次;设计严格的约束制度来增进双方信任;引入第三方机构作为合作伙伴,创新经营模式、拓宽融资渠道等方式突破社区支持农业的发展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