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0篇
工业经济   7篇
计划管理   16篇
经济学   10篇
综合类   8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17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求生存,再求发展”、“谁出资谁承担风险,谁承担风险谁拥有所有权”、“企业持续发展决定于创新”……这些似乎无须证明的公理,在今天有必要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2.
摩尔的“自然主义的谬误”理论认为以往的伦理学在对“善”和“善的东西”这两个概念上没有区分,对以往的伦理学进行了批判。本文通过伦理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对“正当”的确立扩大了经济领域的伦理范畴两方面分析了摩尔的伦理学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企业并购不只是劳动、资本和土地等显性要素的简单组合,而是包括企业文化在内的隐性资源的有效整合。对企业并购中文化谬误整合得好的强势文化能推进和加速企业的创新发展,而整合失败的消极落后的企业文化则束缚和阻碍企业的发展进程,甚至会导致整个并购失败。本文力图通过对企业并购中文化合成谬误产生的原因及解决途径进行较为全面的剖析,为文化合成谬误的整合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潘亮 《环球财经》2014,(11):43-47
民主≠开放,集权≠专制 [中国自秦汉一统,便实行中央集权制,但中国政治传统却非皇权下的专制统治.人文主义的“民本思想”,恰恰是中国传统政治理念的重点.] 提及中国政治体制现存的问题,总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政体的根本问题在于中央集权,中央集权下政府权力没有制约,是造成腐败、垄断等各种弊病的根源.要根除这些弊病,只有学习西方,实行民主代议制,构建三权分立的权力制衡.这一观点在学术界拥趸不少,而对于喝着可口可乐,看着好莱坞大片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更是大有市场。  相似文献   
5.
董高伟 《价值工程》2011,30(31):162-163
谬误是与论证相关的概念,是错误的推理形式。文章考察了谬误的定义概况,区别于以往谬误的分类方法,根据谬误产生的过程,即一个错误的由前提,经过推理,到达结论的论证过程,将谬误区分为前提错误的谬误、推理错误的谬误和结论错误的谬误三类,以期为谬误的研究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电视剧粗制滥造,已久为观众诟病。剧情违于史实、有悖常理,可谓数不胜数。这种"硬伤",出现在搞笑类的"戏说"中,不足为怪;出现在纪念重要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正剧"里,就不足为训了。明白人敏锐察觉,指出谬误,权当笑料;懵懂人则真伪难分,模模糊糊被误导了。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认为俄国形式主义和英美新批评为文学形式研究做过很多的努力,也取得了相当的成绩。然而其理论中的一些缺陷最终也使得自身的研究陷入了一定的困境。对于形式主义和意图谬误缺陷的思考将有助于继往开来,推动文学形式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8.
本文归纳概括出广告中逻辑谬误的几种类型,分析了其成因;旨在提醒消费者要保持逻辑思维的警觉性,以免吃亏、上当;提醒企业或商家要少做或不做谬误类广告,以免自损声誉或形象.  相似文献   
9.
比较优势战略,从静态角度看,有利于一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但从动态看,众多国家同时采用这一战略,必然导致合成谬误的产生。即专业化导致生产能力快速增长,产品供应超过需求,市场价格下降,销售越多,收益反而下降,其结果就是企业的贫困增长。发展中国家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使企业能够摆脱对价格竞争路径的过度依赖,从技术进步与自主品牌的建设中获得收益,而不能完全按照自由主义的比较优势理论来发展相关产业与对外贸易。  相似文献   
10.
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以西方理论为基础对《红楼梦》作了个性的解读,既提出了独特的美学思想,也对"欲"和"解脱"的问题提出了带有争议性的看法。但是王国维在运用老庄思想以及对艺术解脱论阐述时却出现了谬误。本文从"欲求"与"解脱"的角度提出这些谬误,希求以此对王国维的哲学思想和文艺思想作出更深刻的理解,同时阐述了这篇评论之谬误背后所表达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