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2篇
工业经济   3篇
计划管理   20篇
经济学   8篇
贸易经济   10篇
农业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3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勤奋笃学勇于开拓的年轻人,靠实干盘活了一个连年亏损的企业;一个无私无畏的锐意改革者,引领一个集团企业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一个志存高远的舵手,用激情和责任谱写着企业新的华章.他,就是西安方欣集团总经理杨新赞,一位西安商贸系统年轻的少帅.  相似文献   
2.
《海外经济评论》2005,(40):41-43
在日本颇具魅力的首相小泉纯一郎赢得了与他自己党内反对改革者的“要么加倍付钱,要么前欠勾销”的赌博。在上周举行的选举中,选民们给了他极大的个人授权,同时也就他们自己对经济前景的信心进行了一次明确的表决。经过15年的停滞状态后,日本公众终于在看光明的一面,这也许是对的。  相似文献   
3.
申不害是战国时期韩国的一个贤臣,凭借自身的学问、才能。他从一名奴隶慢慢地变成一个政治改革。韩国原是七国里最小、最弱的国家,但在申不害的手上,韩国政府逐渐强大.变成最有效率的政府。申子理论里所谓的“术”,主要讲的是管理方法。具体来说就是:一是将每个组织里的各个组成部分界定一个分工合作的明确定义,各部分相互配合,而没有谁可以超越他的职权范围;二是考核工作的成果,授官时,依职位定权力并要求在此权力内出相应的成果,清清楚楚,并时时刻刻加以考核。申子认为:你有你的职守,超过了你的职守.不管你是时是错,就是越职。  相似文献   
4.
2002年9月,湖北杨集镇进行了以“两推一选”方式产生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的实验。作者以此为素材,总结出影响选举结果的若干条县乡默认的规则。即:改革者利益优先原则、深层共识原则(不触动基本利益预期原则)、最大共识原则、制度整体性原则(受环境制度决定原则)、选择权与自主权相匹配原则。  相似文献   
5.
2014改革年     
《经贸实践》2014,(1):6-7
我们要实行的变革的阻力在哪?大家普遍认为是既得利益的阻挠,但是我这两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你看历史上好多伟大的变革,都是既得利益者领导的。如果既得利益者不能变成改革者,那这个改革就没希望了。  相似文献   
6.
修思禹  孟杰 《英才》2014,(2):56-57
在与新希望六和的三年合约任期内,她希望可以组建一支成熟优秀的团队。三年之后,她在与不在,公司都能良性地快速增长。2013年5月22日上午,62岁的刘永好在新希望六合股东大会上,宣布卸任公司董事长。几个小时后,他33岁的女儿刘畅以新一任新希望六合董事长的身份出现在媒体面前。意料之外的是,与刘畅同时出现的还有一位联席董事长——陈春花。对于这则旧闻,外界猜测颇多,但观点大部分是相似的。身为联席董事长陈春花的主要任务不过是辅佐刘畅。对诸如此类的猜想,陈春花和刘畅都没有正面回答过。  相似文献   
7.
读经典     
《今日重庆》2009,(12):10-10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宋史·王安石传》感悟: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力主变法,提出了这著名的“三不足”论断。不仅简明扼要地说出了王安石变法的决心,而且表现出他变法的巨大勇气,成为许多改革者自我激励的豪言壮语。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还要饭,那叫什么社会主义"改革者并不总是成功。改革成功需要多方面条件。万里在推动改革过程中为什么会成功",所以然之故"何在,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探讨这个问题,首先需要研究的是,万里农村改革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在倾听和阅读万里论谈  相似文献   
9.
他是一位改革者,在上任伊始果敢地对全国各大分区重新调兵布阵,使总公司业务实现规范化;他是一位创新者,在他手中广大农村人口享有了移动通讯的权利,5.4亿民众愿意使用中国移动,从而使之成为全球最大运营商;  相似文献   
10.
景凯旋 《商周刊》2013,(10):21-21
历史上许多改革者个人都是廉洁自律的,但其改革目的却是代表官府与民争利。我们的改革应当超越历史,改革免责的标准只能有一个,那就是看改革者是否为民谋利。事实上,这样的改革者才会以社会成本为念,以法治建设为念,并不惧失败问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