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021篇
  免费   261篇
  国内免费   258篇
财政金融   5672篇
工业经济   3440篇
计划管理   12626篇
经济学   10600篇
综合类   3652篇
运输经济   562篇
旅游经济   113篇
贸易经济   12771篇
农业经济   3063篇
经济概况   10478篇
信息产业经济   122篇
邮电经济   441篇
  2024年   128篇
  2023年   457篇
  2022年   403篇
  2021年   621篇
  2020年   661篇
  2019年   705篇
  2018年   316篇
  2017年   697篇
  2016年   991篇
  2015年   1603篇
  2014年   3798篇
  2013年   3600篇
  2012年   4168篇
  2011年   4634篇
  2010年   4654篇
  2009年   4630篇
  2008年   5357篇
  2007年   4872篇
  2006年   4305篇
  2005年   4644篇
  2004年   3304篇
  2003年   2615篇
  2002年   1896篇
  2001年   1610篇
  2000年   1490篇
  1999年   546篇
  1998年   308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3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技术转移是将社会科技资源转化为实体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渠道不畅、技术转移绩效不高、大学科技成果成功产业化“最后一公里”问题凸显。基于现实需求和研究缺口,构建组织模块化对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绩效影响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收集我国38所研究型大学样本数据,采用SPSS24.0和AMOS软件进行结构方程路径分析,论证和检验组织模块化对于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绩效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组织模块化对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技术创新能力在组织模块化与技术转移绩效之间起显著中介作用;知识共享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组织模块化独立性、响应性与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上,其对组织模块分工性与技术创新能力关系的影响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通过解析知识流动和组织信息化环境的内部构成,探究知识溢出/知识扩散、高管支持/ICT应用对组织创造力的差异性影响,以及不同组织信息化环境对知识流动与组织创造力关系的调节作用。利用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企业数据,使用层级回归分析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组织创造力受知识流动的正向影响,知识扩散对其的正向影响更强;组织信息化正向影响组织创造力,相比ICT应用,高管支持对组织创造力的正向影响更强;高管支持在知识溢出/知识扩散与组织创造力之间的正向调节作用显著;ICT应用对知识扩散与组织创造力的强化作用显著强于对知识溢出与组织创造力之间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商业银行人才流失严重,尤其是专业序列人才。究其原因,一是因为专业人才标准建立不够合理,职业发展通道没有完全打通。二是因为专业人才的专业价值没有被充分尊重,专业影响力没有完全发挥。正所谓"善弈者谋势,善治者谋全局",除了进行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以外,商业银行要想在未来赢得竞争优势,还需要在专业人才的建设及管理上发力。那么,该如何发力呢?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结构洞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以动态能力为中介变量,研究物流企业结构洞对竞争优势的作用路径。通过问卷调查收集442家物流企业数据,建立“结构洞—动态能力—竞争优势”结构方程模型并进行假设检验。研究发现:结构洞对竞争优势(成本优势、差异化优势)有显著影响;结构洞对动态能力3个维度中的机会识别能力、整合重构能力有显著影响,而对机会利用能力无显著影响;动态能力在结构洞与竞争优势之间发挥着完全中介或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提示:物流企业应注重辨识结构洞网络中的机遇,提高信息和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整合完善企业内部运营体系,从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2018年3月15日至3月21日,根据保监会的统一部署,在上海保监局的领导下,在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和市保险学会的精心组织下,沪上各保险机构踊跃参与一年一度的3·15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周活动,践行“品质时代,诚信保险”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苗金芳  杨灿  蒋光山 《科技和产业》2019,19(12):167-171
基于新经济增长模型,通过岭回归实证检验,分析了青海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企业内部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对创新产出有积极作用,集聚知识溢出水平对创新产出的贡献较大,政府支持力度对创新产出的作用不稳定。最后,结合高新技术企业调研现状和实证结果提出了高新技术企业提高创新产出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8.
9.
在企业的经营中,挑战随处可见.传统能力理论通过静态分析,强调企业的资源和能力,突出企业的运营状况与其相关.然而在现代社会,商业环境日益复杂,社会资源逐步多元,企业的内外部资源在大环境的变动中不再保持静态状态.因此,本文就动态能力理论分析企业相对优势的来源和构建,认为动态能力理论要求企业具备内外部资源整合能力,并针对内外部信息进行识别、分析、整合、构建和重塑,以达到保持相对优势的目的;在充分发挥企业能动性的前提下,顾客资源、技术资源、生产资源等多项资源的再生产、再整理有利于企业相对优势的建立和保持.因此,具备动态能力的企业应积极适应、参与市场竞争,在企业积累足够的筹码后参与市场规则的制定;提高客户粘性,通过识别客户的真实需求、预测客户的潜在需求、完善本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提高消费者的依赖度;在企业的经营中高度重视市场的反馈,对任何异动快速反应、解决、善后;不仇视或丑化竞争对手,并在合适的时机形成互补型联动,组建产业联盟,以构建企业相对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测算各地区农业科技资源的配置能力,分析其比较优势并找出不足以便弥补差距,促进各区域农业科技配置能力的提高,为各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省级农业科学院作为各省市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农业科研机构,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之一,分析其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基于2009—2016年相关数据,遴选了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突变级数法计算农业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运用NRCA模型定量分析农业科技资源配置效益的比较优势。[结果]山东农业科学院科技资源配置能力位居全国第一,甘肃、江苏、青海农业科学院分别在农业科技人力、物力、财力资源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结论]省级农业科学院科技资源配置能力区域差异十分明显,但区域格局变化不大,且大致与各地区经济实力相吻合;农业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较高的农业科学院大多在农业科技物力资源配置效益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在农业科技人力、财力资源配置效益方面不具备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