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5篇
工业经济   9篇
计划管理   47篇
经济学   40篇
综合类   42篇
运输经济   16篇
贸易经济   47篇
农业经济   40篇
经济概况   169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杨国中 《中国金融》2007,(12):45-47
1997年6月18日,中央决定重庆成立直辖市。直辖以来,在全市金融系统的共同努力下,重庆金融体系不断完善,金融机构数量持续增加,金融业务快速发展,服务功能明显加强。重庆金融业发展在我国西部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为支持重庆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把重庆建成“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重庆——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已诞生十年。这十年,是重庆金融业发展最快的时期,无论是金融机构数量与种类、金融资产规模与质量,还是金融产业发展潜力与速度方面,都排在了西部十二省区市前列。 斐然成果让雄心勃勃的重庆瞄准了一个新的目标:到2015年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 围绕这一目标,各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首届重庆金融博览会暨重庆直辖十周年金融成果展,也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3486亿元GDP、4202亿元工业总产值、529.5亿元并以每年30%速度增长的财政收入、西部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国家级能源基地,重庆能否实现其区域性金融中心之梦,人们拭目以待。[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农村创新分为原始要素主导、初级要素主导、中级要素主导和高级要素主导四个阶段,包括需求创新、要素创新、产业创新、环境创新、组织创新、体制创新和文化创新.长江上游地区农村创新总体上处于初级要素主导阶段,并存在七大障碍.因此,长江上游地区农村创新的基本模式是政府主导型的,必须全面建立初步的农村创新体系;构筑利于中级水平创新的钻石结构,推进重点农村区域的创新;打牢农村小康的环境基础和村民素质基础,突破难点区域的农村创新.  相似文献   
4.
长江上游由于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导致其生态保护困难重重.基于此,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长效机制重在构建存量项目的救助机制、增量项目的筛选机制、区域利益冲突的协调机制、项目受害人的补偿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长江上游经济带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增长极。推动长江上游经济带产业结构调整,要建立一中心,三基地,扶持三大战略产业,六大优势特色产业,按照三线两极六圈的板块进行产业布局调整。加大区域协调机制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大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构建外向型经济带,是长江上游经济带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长江上游经济带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增长极.推动长江上游经济带产业结构调整,要建立一中心,三基地,扶持三大战略产业,六大优势特色产业,按照三线两极六圈的板块进行产业布局调整.加大区域协调机制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大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构建外向型经济带,是长江上游经济带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重庆转入科学发展轨道、走上和谐社会之路的重要时期。立足于直辖十年打下的良好基础,乘势而上推进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适应新要求,谋划新思路,争创新优势,实现新突破。  相似文献   
8.
周婷 《经济纵横》2007,(3):12-14
长江上游地区既是我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也是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地区,这一地区在西部大开发中同时承担着建设上游经济带和流域生态屏障的双重任务。如何处理好在同一区域共建这两个系统工程的基本关系,解决目前导致共建进展缓慢的各类矛盾,协调机制的研究就成为关键点和着力点。  相似文献   
9.
岷江上游退耕还林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岷江上游不仅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成都平原的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生命线,该区拥有丰富的水、生物、旅游等可再生资源,但在退耕还林(草)生态建设中表现出退耕面积扩大化、国家补贴政策一刀切、经济林比重过大等问题。文章指出,应在克服上述问题基础上,通过调整农村产业内部结构、加大坡耕地改造、发展旅游业、水电业以及加强变通、通讯设施建设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西部疆域辽阔,中国两部的文化地域特色浓郁,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形态多姿多彩.是中华文化的重警荽组成部分。西部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据史料记载,华夏祖先的脚步是顺着水边走的。长江上游出土过元谋人牙齿化石,距今约170万年;黄河中游出土过蓝田人头盖骨,距今约70万年。这两处古人类都比北京猿人(距今约50万年)更古老。秦皇汉武以后,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从而有了丝绸之路的驼铃声声,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