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5篇
综合类   6篇
农业经济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文章立足国内外城市跨江发展成功经验、模式及其研究现状,从缩小城市南北差距、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加速城市化进程方面剖析了皖江城市跨江发展的必要性,从政策驱动、示范区推动、经济实力带动和交通格局触动阐述了皖江城市跨江发展的可行性,提出了制定跨江发展总体规划,理清跨江发展思路;统筹规划,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加快构建皖江城市交通设施,做好大桥经济等六个方面的发展战略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基于科技政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熵权法分析方法,以2013年以来安徽合肥创建和实施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政策绩效为研究对象,实证测算2013—2017年科技政策的评价绩效得分。从创新载体建设、人才计划、科技项目、财税金融、科技成果产出、技术转移与产业化等方面对政策实施效果及其薄弱环节进行分析,并就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科技政策的优化与完善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皖南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皖南旅游资源开发为例,探讨了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究的过程。首先对皖南旅游资源开发进行战略分析,系统地阐释分析其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其次,提出近期宜采用进攻性战略、集中战略,确定了皖南旅游资源开发的4种方向和几种可选的方法。最后,从3个方面分析了怎样将制定的战略转化为落到实处的行动。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循环农业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业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农业是实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该文对安徽省现已形成的循环农业模式归纳为农业种养结合、立体复合型发展、农业副产物再利用、农村庭院型发展、休闲观光型发展5种模式。根据自然资源禀赋和发展现状,将安徽省划分为5个循环农业区,并提出相应的发展模式。同时,提出发展安徽省循环农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立足国内外城市跨江发展成功经验、模式及其研究现状,从缩小城市南北差距、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加速城市化进程方面剖析了皖江城市跨江发展的必要性,从政策驱动、示范区推动、经济实力带动和交通格局触动阐述了皖江城市跨江发展的可行性,提出了制定跨江发展总体规划,理清跨江发展思路;统筹规划,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加快构建皖江城市交通设施,做好大桥经济等六个方面的发展战略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从经济理论和实际情况来看,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GDP增长)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函数关系。一定程度上,经济发展决定财政收入的规模;财政收入的规模、结构和增长速度也影响经济的发展。在当前金融风险的背景下,怎样保持两者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文章选取安徽省近几年财政收入和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用计量和实证方法对财政收入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并针对安徽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科技政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熵权法分析方法,以2013年以来安徽合肥创建和实施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政策绩效为研究对象,实证测算2013—2017年科技政策的评价绩效得分。从创新载体建设、人才计划、科技项目、财税金融、科技成果产出、技术转移与产业化等方面对政策实施效果及其薄弱环节进行分析,并就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科技政策的优化与完善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统计资料(2010)》与《安徽统计年鉴(2010)》的数据资料,运用数据包络分析的BC2模型,从区域比较的视角出发,对安徽省17个地市大中型企业的创新效率进行评价与分析,实证结果显示:除亳州、滁州、六安外,其余地市的大中型企业创新活动均处于无效状态,而且普遍存在创新效率低下,投入产出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效率低的问题。进一步分析发现,创新活动的规模无效或规模不经济是导致整体综合效率DEA无效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9.
从经济理论和实际情况来看,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GDP增长)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函数关系。一定程度上,经济发展决定财政收入的规模;财政收入的规模、结构和增长速度也影响经济的发展。在当前金融风险的背景下,怎样保持两者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文章选取安徽省近几年财政收入和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用计量和实证方法对财政收入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并针对安徽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13年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6863.4亿元,比2011年的4132.1亿元增长66.1%。但是,产业分散,规模太小,产值只有江苏的15%。研究表明,产业集群化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的重要抓手。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对策主要有:发力三大主攻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和新材料产业),加强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合肥经济带、芜马铜、蚌滁三个经济带),明确政府功能定位,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大力扶持战略性创新型产业集群,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的开发区路径,健全资本市场体系,以及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