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6篇
  免费   4篇
财政金融   29篇
工业经济   8篇
计划管理   90篇
经济学   72篇
综合类   40篇
运输经济   3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75篇
农业经济   28篇
经济概况   122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林 《上海改革》2004,(3):34-37
本文通过对现代市场制度的体系结构、一般特征、产生条件的研究,总结了市场制度的一般规律和共性,提出把市场培育发展同现代市场制度的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把吸收和参照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制度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市场制度的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政治制度与中国古代服饰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伍魏 《消费经济》2004,20(4):48-51
中国古代服饰历经数千年,深深地受到政治制度的影响。一方面,政治制度限制了服装尤其是男式服装的自由发展,使中国服装缺乏个性风采,在艺术样式上趋于单一规范;另一方面,政治制度又使服装朝着有利于统治阶级的方向行进,始终保持着传统哲学奠定的理性气质,起着稳定封建统治秩序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有两种所谓的革命,以革命为意义本身,人为地追求革命;另一种革命是各种复杂社会因素交互作用的客观结果,不取决于少数精英的主观意志。前者是作为目的的革命,后者是作为手段的革命。我反对那种以革命为目的的“革命狂热”,同时,我主张保留作为手段的革命。  相似文献   
4.
创新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科学创新是创新链条的初环,研究科学创新的动力系统成为一种必然.科学创新的人文内涵表现在各种人文要素对其影响上,这些结构要素的系统动力学效应成为科学创新的动力源泉.这些人文要素大体包括哲学、宗教、政治制度、法律、社会道德、文学和艺术等.它们主要从诱发基本观念、规范、情感三个角度对科学创新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王建新 《中国经贸》2008,(19):34-35
国际劳务合作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多、行业范围广,各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宗教信仰、生活习惯、气候环境等各不相同,这给国际劳务合作顺利健康发展增添了很多不确定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重访发展政治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回顾了四十年来发展政治学的成果。发展政治学在早期曾试图建立一个研究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和政治变化的理论框架。但后来知识界对现代化理论和结构功能主义提出了挑战,从而削弱了这一理想。而且,现实世界中事件的发展,证明发展政治学中目的论的视角是有问题的。不过,后来,发展政治学在政治制度、民主的稳定和崩溃、国家结构、公民社会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等方面的研究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本文认为,当前,繁多的证据表明,政治发展和政治衰败过程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发展政治学应当避免倒退到一种新的现代化理论之中。相反,该领域应当专注在国家改革、民主统治、代议政治、责任政府、公民社会的组织等这些论题上。关注这些广泛而活跃的问题,发展政治学会对比较政治学作出重要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7.
钱穆制度陷阱是我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钱穆提出的一个观点,他在分析中国历史时指出,中国政治制度演绎的传统是,一个制度出了毛病,就再定一个制度来防止它,结果制度越来越多,往往造成前后矛盾、执行困难,反而失去效率与效力。  相似文献   
8.
政治文明包括政治角色文明、政治行为文明、政治关系文明。政治关系文明是政治文明之基。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文明,是政治关系文明的根本。当前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文明的建设是政治文明建设的突破口。为此要在“强国家一强社会”的视角下,通过制度供给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的结构性基础。  相似文献   
9.
任剑涛 《开放时代》2004,(4):142-150
中国正在经历着的现代变迁,已经到了必须正视自由主义所提供的政治经济运作资源的程度了。我们要想告别革命党思维与革命党行动模式,建构执政党思维与执政党行动模式,就不能不从原来那种简单的政治对抗思想走出来,从高亢的群众动员行动中走向平和的、理性的、妥协的组织动员,并从单纯道德性的社会行动目标走向实际的社会利益目标。  相似文献   
10.
张福建 《开放时代》2005,50(3):93-112
在一个民主社会中,言论及出版自由是宪法所保障的基本权利.但是对于政治言论自由,究竟哪些才是此类言论最关键的部分,以及对这类言论的规范该如何拿捏才算合理适当,都是各国宪政史上一个争议不断的课题.罗尔斯不同于早先的Meiklejohn从"自治"的立论出发,转而从社会正义的视角切入,为此类言论提供一个更合理坚实的基础.本文的主旨即在阐述罗尔斯对于政治言论自由的立场和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