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5篇
  免费   6篇
财政金融   36篇
工业经济   12篇
计划管理   95篇
经济学   48篇
综合类   22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206篇
农业经济   514篇
经济概况   155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姜煜红 《甘肃金融》2003,(10):44-45
渭源县地处甘肃中部,境内地形、地貌复杂多变,气候类型众多.南部高寒阴湿区,冷凉湿润,土壤肥沃,特别适合马铃薯种薯繁殖,是全省著名的马铃薯优质种薯繁育基地;北部干旱半干旱区,光照充足,土层深厚、疏松,是生产专用薯的理想地区.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需肥特点与施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铃薯产量较高,其需肥量也比较大,相关的研究表明:每生产500公斤块茎需要吸收氮2.5公斤、磷1.0公斤、钾4.5公斤。因此,要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必须适当增加施肥量。  相似文献   
3.
文章就马铃薯种植主要环节做探讨,重点介绍其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4.
5.
风味薯泥饼是将马铃薯或红薯蒸熟后制成薯泥,与其它水果、蔬菜(切碎制成泥)混合,加入调味料后加工成各种规格、形状的复合薯泥饼。并经裹糊撒粉、速冻而成的系列产品。一、加工工艺马铃薯饼是在熟化的马铃薯泥中,添加其它营养强化成分和不同辅料与调味品,通过成型机挤压成型,并用涂糊撒粉机在其外表均匀地涂上一层面粉和包屑,制出营养丰富、味道可口、形状规  相似文献   
6.
采用干旱地区(年降雨量200mm左右)与阴湿地区(年降雨量600mm左右)对比试验,测定马铃薯品种生育期的叶绿素a、b含量和CAT活性,研究其与抗旱性关系。结果表明,在自然干旱条件下马铃薯叶片CAT活性提高,不抗旱品种较抗旱品种的CAT活性在块茎形成期、块茎膨大期和淀粉积累期均高,且早熟不抗旱品种CAT活性更高。阴湿地区种植的马铃薯叶片中叶绿素a、b及b/a比值较干旱地区高,而干旱地区马铃薯叶片中叶绿素b/a比值与品种抗旱性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且叶绿素b含量愈高,品种抗旱性愈强。  相似文献   
7.
兴业县因地制宜抓冬种,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种植免耕马铃薯、食用菌、无公害蔬菜等,全县秋冬种面积覆盖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在中国传播的技术及社会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晓蕾 《中国农史》2005,24(3):12-20
本文从生物、技术及社会经济的角度考证马铃薯在中国传播的过程,重点对传播条件和传播障碍进行阐述,分析了20世纪中国的社会变迁和科技进步对马铃薯传播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马铃薯扩种对我国粮食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中草药提取物保鲜果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古以来,就有利用天然物质防腐的记载,如用松针和某些果品混藏,用蒜泥混合马铃薯堆贮等。近年来,在柑桔、苹果、草莓、马铃薯等果蔬上进行了一些应用试验,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利用天然植物如蒲公英、高良姜、花椒、丁香、肉桂、荠菜籽、大蒜、皂角、按叶、百部、麦冬、  相似文献   
10.
王益慧 《致富天地》2004,(11):27-27
马铃薯栽培于我国的大江南北,是重要的粮、菜、饲及工业原料作物。脱毒马铃薯已脱除病毒,其结薯早,薯块膨大快,高产且品质好,可比普通马铃薯增产30%-50%,对栽培者增收致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