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437篇
  免费   612篇
  国内免费   216篇
财政金融   11903篇
工业经济   1391篇
计划管理   15152篇
经济学   18168篇
综合类   8315篇
运输经济   1051篇
旅游经济   4218篇
贸易经济   25451篇
农业经济   38842篇
经济概况   26546篇
信息产业经济   65篇
邮电经济   163篇
  2024年   473篇
  2023年   1923篇
  2022年   1120篇
  2021年   1867篇
  2020年   2446篇
  2019年   2306篇
  2018年   1037篇
  2017年   2232篇
  2016年   3013篇
  2015年   4177篇
  2014年   9324篇
  2013年   8216篇
  2012年   10075篇
  2011年   10581篇
  2010年   9493篇
  2009年   9592篇
  2008年   9849篇
  2007年   7711篇
  2006年   7207篇
  2005年   6456篇
  2004年   6306篇
  2003年   6637篇
  2002年   5367篇
  2001年   4971篇
  2000年   4506篇
  1999年   1787篇
  1998年   1947篇
  1997年   1939篇
  1996年   1546篇
  1995年   1156篇
  1994年   938篇
  1993年   893篇
  1992年   1017篇
  1991年   954篇
  1990年   890篇
  1989年   716篇
  1988年   95篇
  1987年   65篇
  1986年   74篇
  1985年   135篇
  1984年   62篇
  1983年   49篇
  1982年   46篇
  1981年   45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通过充分发挥移动互联时代消费者对于价值链、创新链、产业链构建的作用,实现价值共创视角下乡村旅游价值链的重构,解决乡村旅游产业中消费者需求和产业供给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推动乡村旅游高效、有序、协调、综合发展。[方法]基于价值共创理论,通过文献研究法和系统论方法,探索性重构乡村旅游价值链。[结果](1)价值共创引导下的乡村旅游价值链是由基本价值活动、辅助价值活动和价值共创活动共同组成,通过虚拟价值链和传统价值链的互动与融合,实现乡村旅游价值链的新价值创造。(2)价值共创活动是以虚拟价值链为基本特征,以“产消者”创新社区为表现形式,依托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先进技术,创新性赋予旅游者产品生产者和旅游消费者的“产消者”双重属性,通过将消费者从传统价值链的幕后拉向幕前,实现乡村旅游价值链重构和价值增值。[结论]价值共创引导的乡村旅游价值链需要依托平台思维、共享思维和创新思维进行建设,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形成的价值链的开放和互动对于实现乡村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江西省宜春市"月都花溪谷"乡村森林旅游项目规划中哲学元素的应用为个案,结合哲学理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乡村森林旅游项目规划应有哲学的自觉,根据项目所在地自然和人文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地吸收哲学元素,从而打破乡村森林旅游项目同质化和见物不见人的困局,赋予乡村森林旅游项目以特色和灵魂。因此,提出突破森林旅游项目规划中一元化的经济思维定势、以哲学思维唤起人学意义、因地制宜激发内生式哲学文化活性等启发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新冠肺炎疫情让2020年的旅游行业尤为刻骨铭心。“好比万丈高楼瞬间崩塌,满地尘埃。”一位旅游从业者这样描述。年末,各行各业都在奋力拼业绩,虽然旅游行业国内游在缓慢复苏,但出境游依然一蹶不振。空空的办公室2020年12月的杭州,猝不及防的降温,此时室外3度,室内的吕娜裹着棉衣依然无法抵挡从足尖渗透而上的寒意。  相似文献   
4.
袁利 《开发研究》2021,(5):127-132
旅游生产本质上是空间生产,解释和治理旅游空间生产的非正义现象,需要充分认识旅游空间生产的构成主体及空间不正义的逻辑起点.在资本、地方行政机构、社区和旅游者四者之间,旅游空间决策和利益分配更多地在资本和权力的主导下进行,利益相关者的结构性失衡和调节保障机制的缺位,需要学界积极回应当前国内旅游的空间生产和权力关系、空间正义和空间非正义之间关系的热点讨论.借用空间生产理论来描述旅游空间生产的内涵、空间正义缺失及其根本原因,并指出需要从坚守旅游空间正义的价值取向、划定地方行政机构空间权力使用的界限、加强社区居民增权的空间博弈能力、融合旅游空间生产维度四个方面介入,方能有效解决当前旅游空间正义缺失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农业经营主体的类型比较、效益分析与进路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与农业现代化政策推动,农业经营主体逐渐多元化,出现了传统小农、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业企业等并存现象。从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两个层面对比分析,发现精耕细作的传统小农与专业大户不仅在生产效率上高于家庭农场与农业企业,更是我国村庄秩序与社会结构的维护者,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稳定器与蓄水池。而政府大力推广的家庭农场和农业企业则对传统小农和专业大户具有一定的挤出效应。综合考量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应在确保传统小农主体性地位的基础上,适当地发展专业大户与家庭农场,同时还要规范与限制农业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7.
8.
9.
文章基于文献分析和实地调查,对旅游演艺业态的构成要素进行了细分研究。文章从"旅游业态"、"旅游演艺"的概念及旅游业态构成要素方面已有的相关研究文献入手,结合访谈法和数据分析法提取旅游演艺业态的构成要素,运用SPSS17.0软件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萃取出四大一级构成要素:组织形式、经营方式、旅游产品和经济效益,然后运用AMOS17.0软件,采用极大似然法对数据和测量模型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验证了构成要素提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