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5篇
经济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14篇
农业经济   56篇
经济概况   1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4月在上海东风机器厂曾发生一幕“喜剧”:北方某大油田的一个部门得知东风厂首批制造的10台SNC-400型固井水泥车已通过出厂验收的消息,立即派人来沪,主动提出以每台加价3万元为条件,请求该厂优选供应他们两台。其余8台也迅速由中国石油物资上海公司包销。在此之前不久,在长沙召开的全国石油设备订货会上,全国各地油田对400型水泥车的需求达100多台,而东风机器厂因受设备条件与生产场地的限制(每制造一台水泥车要占用工作场地100m^2以上),今年只能勉力再承制31台,连同已经售出的10台共为41台。需10而供4,这就使东风厂400型水泥车成了市场上紧俏的“抢手货”。  相似文献   
2.
1.因地制宜选用良种。在品种选择上,要针对各地不同类型的气候特点,品种特性、土壤情况,栽培管理水平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适应性广、抗病性强、丰产性好的杂交玉米新品种。可选择云优78,海禾1号、2号,保玉9号,北玉16号,雅玉88、889,西山99、70,云瑞1号、2号、8号、21号,德玉4号等品种。  相似文献   
3.
闫淑清 《价值工程》2010,29(4):41-41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劳动力分配形式随之转变,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逐渐减少,水稻生产规模和生产方式出现了多样化,突出表现在水稻插秧方式的变革。对插秧效果、生育进程、抗逆性及产量效益进行调查分析,以便为今后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4.
弓长 《致富天地》2006,(5):10-10
我国城市化发展很快,对蔬菜的需求也日趋增长。集约化的蔬菜生产(以蔬菜大棚为主要代表)是未来主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在蔬菜大棚中,农户可以通过调节棚内小气候,为蔬菜生长创造出适宜的环境条件,从而延长蔬菜生产季节,提高蔬菜产量,不仅具有较大的增产增收意义,还因缓解了淡季城市蔬菜供应紧张而具有积极的社会效益。蔬菜大棚(也包括日光温室等)在我国发展很快,并已由北方扩展到了全国各地,为农民增收走出了一条道路。  相似文献   
5.
6.
去年以来。江苏省建湖县恒济镇围绕提高农民科技致富、自主发展和市场竞争能力,推出办“农民讲坛”、让农民写生产方案、引导农民上网等新招。加快农民增产增收步伐。  相似文献   
7.
邱北县八道哨乡畜牧兽医站,在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活动中,依靠科学技术,大胆改革创新,走出了一条公司 基地联农户的畜牧产业化发展路子,使全乡畜牧产业生产跃上了一个新台阶,为广大人民增产增收架起了一座脱贫致富的“金”桥,受到了普遍的赞誉。  相似文献   
8.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时期的开局之年,一些重要领域的改革将在这一年逐步启动,中央一文件再次聚集“三农”问题。为了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国家将进一步完善各项措施制度,促进粮食生产,努力实现粮食供求平衡的宏观调控目标。将继续实行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籼稻价格将再次在最低收购价格附近小幅波动,而粳稻价格已经在较高位,上涨空间有限,因此2006年全国稻米市场行情将以平稳为主。但是影响我国稻米市场行情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且我国地域之间、品种之间差异明显,在全国市场保持整体平稳的大行情下,部分地区、品种仍然孕…  相似文献   
9.
乌鳢,俗名黑鱼,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为我国传统的名优水产品种之一,市场畅销,经济价值较高。乌鳢对环境适应性强,适合在稻田中养殖。稻田养殖乌鳢,既可改善稻田生态环境,又可增产增收,是一项很有发展前途的养殖方式。一般每667m2稻田在不减少稻谷产量或在稻谷产量有所增加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2004年农民收入增长6.8%,主要得益于粮食涨价增收及增产增收。今后粮食价格、产量很难继续保持去年的涨势,怎样才能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呢?我们认为关键就在于放活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农村二、三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