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9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10篇
综合类   6篇
旅游经济   4篇
贸易经济   15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12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德 《首都经济》2014,(12):86-89
APEC不仅给北京带来了蓝天,还给在北京工作的人们带来了难得的假期。在寒冬来临之前,我趁此契机躲进安徽宏村,享受了几天清暇时光。 然而初到宏村竟有些失望。和中国大多数古镇相同,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宏村,也早已被过度商业开发。拥挤的石板路上挤满了旅行团的游客,古镇周围被汽车包围,人们摩肩接踵地在古老的建筑前排队拍照,似乎我只是来到了另一个样式的故宫而已。  相似文献   
2.
宏村在2000年被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后,凭借开发旅游资源加速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改善了居民的收入水平。但是,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对外围村落居民的收入造成了负面影响,表现为外围村落居民收入的增长率明显落后、居民的生活水平相对降低等。政府应从全县旅游一盘棋入手,宏观调控,科学规划,在确保农业生产正常运作的同时,扶植当地旅游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全县协调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模式,增加旅游产业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3.
宏村春水     
冯新生 《中关村》2012,(5):122-122
那年,记得我从“由清梦托起的齐云山”走下后,正在为选择到何方独游而茫然四顾时,尾随着水牛春耕的一位农夫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于是一手执鞭、一手遥指远山苍茫之处:“去宏村看看吧!那村那景,像一幅画哩。”  相似文献   
4.
5.
安徽黟县宏村这座"中国画里乡村"所蕴藏的金融力量在于黟县农商行的大胆创新,景区门票抵押、在建工程贷款、古民居民宅抵押等各类贷款被广泛应用。一次又一次的金融产品创新,助推了千年古镇一波又一波的旅游品牌提升古徽州的"一府六县"中,大约有5000座村落,见证着徽州的沧桑巨变。在众多风景独特的徽派民居中,黟县宏村是最具代表性的。村中鳞次栉比的古民居,白墙黛瓦,没有多余的色彩,俨然一幅天然的水墨画,被喻为"中国画里的乡村"。在这山林水乡间,存在着怎样的金融  相似文献   
6.
宏村是徽州古村落的典型代表.笔者从风水、宗族观念、礼制文化等多个角度对宏村古村落空间进行详细解读,探索了宏村的建筑内在空间元素.  相似文献   
7.
无梦到徽州     
“大夫第”位于黟县西递村正街。建于1691年,为朝列大夫、知府胡文煦故居。厅左利用正屋旁侧隙地,建起的一座临街阁楼,俗称“小姐绣楼”。飞檐翘角的绣楼,建筑别致,玲珑典雅。楼额木刻为清代本邑书法家汪恩道隶书“桃花源里人家”,楼额木刻小额为清进士祝世禄手书“山市”其中“源”字书写时,有意移一点“厂”头上,益显整体美;尤其是“人”字,活脱脱像一位倾躯伸臂迎接小姐彩球的后生。徽州位于安徽黄山脚下,深山腹地之中。徽州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概念。古徽州处“吴头楚尾”,包括现在的绩溪县、歙县、休宁县、祁门县、黟县,以及江西省的婺源县,闻名中外的黄山恰好就处在其中。1987年,原徽州地区撤销,成立了地级黄山市,设立徽州区,是徽州域名的唯一传承者。  相似文献   
8.
水墨宏村     
祁斌昌 《金融博览》2010,(11):73-73
走进这样一个古老村落.终于明白向往世外桃源、人间仙境的理由了。人在长堤.小巷和古宅间行走.仿佛一直置身于一幅水墨画中.自己就是画的一部分。在画中惬意地行走.那绝对是一个充满情感.诗意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水墨宏村     
车到宏村,暮色四合。山村的夜晚,黑的让人心生敬畏。远山悄遁,只有些许影迹。近处偶有一二灯火。因了风动枝柯而忽明忽暗,像闪烁的星子。宏村就隐在这夜色之后,撩拨着我的视觉感官,引来无尽的遐思。  相似文献   
10.
古村落型世界遗产地的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均衡关系一直倍受关注。文章通过对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旅游开发历程、现状深入的调查,对西递、宏村两种旅游开发模式下的经济、社会影响做了比较,指出古村落型世界遗产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在实施社区参与的开发模式(Community—Baced Development)的同时融入企业经营因素,根据当地实际探索适宜的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