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7篇
计划管理   30篇
经济学   33篇
综合类   8篇
贸易经济   15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38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3 毫秒
1.
《山东建设》2005,(23):19-20
近年来,企业产权重组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趋势。典型的代表有两个:一个是日本,另外一个便是俄罗斯。它们代表了全球企业产权重组的两大不同发展趋势。为了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日本小泉政府对国有企业的国家垄断进行大刀阔斧改革。在小泉的民营化改革中,列在首位的就是邮政部门的民营化问题。在邮政民营化之后,他还打算对日本养老金制度进行私有化改革,并对日本财政体制进行革新。在日本加速推进国有企业民营化的同时,全球产权重组的另外一种趋势,即私人公司国有化也在显着加快步伐。其中,俄罗斯便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代表。普京把改革的重心放在了能源资源部门,力图通过私人能源企业国有化,  相似文献   
2.
陈明键 《英才》2004,(3):106-106
某滨海城市的酒店。我们正在灯下和客户讨论交易方案的最后细节时,窗外噼噼啪啪响起了鞭炮声,我们异口同声地说:“小年!今儿是腊月二十三。”这带着强烈“年味”的鞭炮声提醒了我们这些不分寒暑、不记甲子的投行人:“该歇会儿了!”  相似文献   
3.
未来世界能否成为一个“大混合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是否存在两个马克思主义,一个过时了,另一个才能指导当前实践?是否存在两个资本主义,一个已经灭亡,另一个还不会灭亡?未来世界是否会融合为一个“大混合经济”?这些问题关系到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解,以及对未来世界经济发展走势的分析,很值得认真探讨。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目标既已确立,如何付诸实施并见诸现实便成为我们一线工作者的当务之急和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关于基本经济制度的三点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重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不仅再次肯定公有制为主体,并且把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私营经济也纳入,是对传统理论的一大突破。这是从现阶段的实际出发,有着多样的现实条件。强调两个"毫不动摇",澄清了不同看法,其结果很可能形成混合经济居大的格局:宏观上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微观上是产权多元化的股份制公司为典型。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有一系列的对策,除深化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和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外,令人想起毛泽东曾经讲过的四句话:"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  相似文献   
6.
混合经济是符合我国现实政治经济条件的一种发展模式,它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作用,从近几年我国一些地方的发展实践看,混合经济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力量,有着辉煌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三年前,保罗·萨缪尔森在其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家中逝世,享年94岁。在去世前,他定义了现代经济的典型特征——"混合经济"。在混合经济中,"看不见的手"时常失灵,所以,政府有干预经济的必要。"市场和政府这两个部分都是必不可缺的。没有政府和没有市场的经济都是一个巴掌拍不响的经济。"实际上,"混合经济"就是垄断与竞争、市场与政府调节的混合。政府就像一个日夜为子民操心的保姆,"当企业变成一头垄断的野猪时,防止它到处乱撞;当企业喷吐出来的浓烟威胁生命和财产的时候,就限制它们的活动。"按照这一思想,我们可以解释很多看起来彼此矛盾的现象。比如1980年前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弱化政府的职能,"私有化"国有企业。而几乎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8.
优质实体经济项目源培育体系是基于打破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系统性框架,有利于促进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协调发展,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然而,中小企业具有明显的"私益"特征,公共财政作为全体纳税人的公共财产介入其中颇具争议.就此,本文论述政府和公共财政介入实体经济项目源培育的理论依据,强调了政府在项目源培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引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同时,提出了我国优质实体经济项目源培育体系下政府的合理职能定位.  相似文献   
9.
挪威是一个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运行良好的市场经济国家,出乎人们意料的是,挪威的国家所有制比例很大,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企业部六和生产领域享有相当大的所有者权益,有关资料表明,公有制参与挪威工商业的比例大约为50%,在奥斯陆股标交易所上市公司中,国家所有权的比例大约为21%。尽管目前有减持国家股的趋势,但是与80年代相比,国家所有权比例在总体上仍呈现上升格局。而且,挪威国家所有制经济运行情况总体上也比较好,这种由市场机制作用与强大而有效的公共部门相结合的混合经济,在整个挪威的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非常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扶青  李颖 《南方经济》2000,(7):71-74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的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层变革。发达国家对国有企业的管理经验,可以为我国的国企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本文就欧美国家、日本国有企业的管理进行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