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6篇
计划管理   26篇
经济学   66篇
综合类   11篇
贸易经济   89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5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主持人评论     
《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11(6):32-33
以上四位学者对“中国的生育率到底有多低”谈了自己的观点。我们希望学者们能够回答这样的问题:“你认为中国目前的生育率(TFR)应该是多少?”“得出这样结论的依据是什么?”尽管由于受字数的限制,他们不能对所得出的结论加以充分展开,但是他们对问题的回答还是基于以往的研究结果和长期积累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经济前沿》2007,(5):65-67
2006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人口计生部门的指导下,福田区人口计生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定了"优质服务树形象、依法行政树权威、改革创新树品牌"的工作思路,通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全区人口出生率为9.74%、自然增长率为9.17%、计划生育率为98.75%,圆满完成了人口计生各项任务指标,通过了省、市的人口计生目标责任制考核,实现了连续第九年受省委、省政府表彰的工作目标,同时,获得了"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5.
一个国家的婚姻状况是本国基本国情的反应,也可以影响本国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目前,我国初婚年龄呈后推趋势,本文拟在“五普”“六普”的基础上,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比探讨我国适龄青年初婚年龄推后、性别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我国未来婚姻状况和人口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口少子化和老龄化的发展速度和程度显著超出以往预期。面对少子化、老龄化的人口新常态,人口领域需要有较大的改革。当前人口工作思路存在与人口现实之间的种种矛盾,问题的核心是对低生育风险缺乏足够清醒的认识,人口工作存在只重当下、罔顾未来的偏向。生育政策调整的实质是对过去计划生育过度的补救和改正,既是对生育率过低这一主要人口风险的应对,也是人口发展彻底转向正常化、均衡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商》2015,(52)
近年来,中国人口发展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在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生育政策实施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之下,人口红利消失、老龄化进程加速、劳动适龄人口数量下降等现象,因此带来社会负担过重,社会经济缺乏活力等问题。本文分别从人口机构的三个方面,即人口自然结构、人口社会结构和人口地域结构对经济影响进行分析,针对分析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本的解决方案和思路,面对人口数量的低速增长很人口结构的不断恶化,我国的人口政策应及时调整,避免陷入"低生育率陷阱",受到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拖累。加大对技术创新的力度和对教育的投入,将人口优势转换成人才优势,利用高精尖技术的高产出弥补因人口红利丧失带来的对经济增长的阻碍作用。政府应充分发挥弥补市场失灵的作用,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接触人们在生育和养老的后顾之忧,刺激国内经济和需求。最后,对户籍制度的改革关系到社会公平和人们生产的积极性,长远来看也对我国的在国际社会上的安全和竞争力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1982-2010年间的四次人口普查、三次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利用人口留存分析法,重构出我国1982-2005年间各年的单岁组人口数;提出一种自修正迭代算法对0岁组的死亡概率和人口数进行了二次修正;进一步测算出各次调查时点的低龄组(0~5岁)人口漏报率.基于以上结果,对1982-2005的总和生育率(TFR)和出生性别比(SRB)进行了修正."五普"低龄组漏报率最高,合计约10%,女童漏报大于男童漏报;"四普"低龄组总漏报率约为8%,"三普"约为4%.历年的TFR受漏报影响被低估,2000年以来TFR渐趋平稳并缓慢回升.SRB在1990年代中后期就已经处于高位水平,且有缓慢上升的趋势.通过对TFR和SRB估算值的线性拟合,认为2010年"六普"时期我国的SRB为118,TFR的下限值为1.595.  相似文献   
9.
10.
生育关系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民族的兴衰和国家的未来。利用族谱等地方历史文献和实地访谈资料,客观地描述了建国以来赣南山区橙村生育率的变化,深入分析生育率上升、下降的作用机制,尤其是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文化习俗等因素对生育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村妇女生育率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有助于进一步降低农村妇女生育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