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73篇
工业经济   81篇
计划管理   493篇
经济学   331篇
综合类   225篇
运输经济   8篇
旅游经济   86篇
贸易经济   442篇
农业经济   96篇
经济概况   549篇
信息产业经济   11篇
邮电经济   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222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181篇
  2011年   262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经济科技尤其是互联网、云计算等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时代已悄然到来,大数据所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在席卷着我们的生活、工作与思维,从根本上变革着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思维与方法,对于营销来说,大数据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进步,更是营销思维上的创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信息更加流畅对称。如今文化遗产也应当顺应潮流,在开发中利用中保护,利用大数据促进开平碉楼与村落的营销,要针对群众制定个性化营销策略,吸引群众目光。  相似文献   
2.
刘红玉 《产权导刊》2015,(11):40-43
家族信托是个人或者家族将自己的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代为管理、处置家族财产及家族事务的管理方式,以实现家族财富和家族企业的规划与传承。家族信托的主要特点在于信托财产的独立性,即信托财产--经委托人委托(转移)给受托人,便与委托人的其他财产、受托人的固有财产相区别,不再属于信托主体的偿债财产、遗产或清算财产,从而避免第三人追偿和强制执行。  相似文献   
3.
4.
一方面,公司法上前沿问题如控股股东信义义务、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衡平居次原则、股东代表诉等疑难问题的解析都必须围绕股东这一主体要件展开,股东是公司的所有者属于公司法上的基础性理念;另一方面,尽管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23条对股权归属争议进行了规定,但该条款过于原则性,难以明晰司法实践中股东身份确认案件的标准。尤其当遇到股权转让合同、公司增资扩股等情形,需要将合同法与公司法结合并解决股东身份问题时,审理者容易掉进"纯合同"的陷阱中,以合同论合同,不考虑公司法律制度本身。笔者根据司法实践中积累的审判经验,并结合公司法,大胆地提出确认股东身份案件之"1+N"模式,即1个中心点(民商事法律关系)来确定股东身份,N个履行行为作为辅助元素进行补充认定,以期统一规制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股东身份确认案件。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人力资源管理遭遇的挑战及其战略取向。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目前最为流行的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C 的对象布局,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7.
《新西部(上)》2003,(1):79-79
“医者父母心”这五个简单的汉字,是一位子承父业的“医者”从父亲那里一并继承下来,并一生铭记在心的人生信条。  相似文献   
8.
炎炎 《沪港经济》2005,(11):37-38
令人瞩目的华懋集团王迁歆、龚如心翁媳争产案,经过长达 8年时间的诉讼,日前终于在香港终审法院尘埃落定,这是香港 历史上聆讯时间最长的民事官司。龚如心手上所持的一份王德辉 遗嘱,被5位终审法官一致裁定为王德辉生前“最后一份遗嘱”, 即之前所有的遗嘱皆宣告无效。  相似文献   
9.
西方道德文化遗产的精华与糟粕糅合在一起,瑕瑜互见,良莠混杂.批判地继承西方道德文化遗产,不仅是人的全面发展、社会进步的要求,更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在构建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体系时,应正确对待西方道德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促使其向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统一战线理论的基本思想,奠定了无产阶级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基础.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统一战线的基本理论,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统一战线的概念、获得最广泛的同盟者策略,阐述了工农联盟的重要性及无产阶级与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广泛的统一战线思想.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的基本理论运用于中国实际,并在理论和实践上发展了这一理论,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革命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