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6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33篇
经济学   47篇
综合类   13篇
运输经济   1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30篇
农业经济   9篇
经济概况   29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工业企业与区域的生态耦合机制及其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企业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又是造成区域环境危机的主要因素,但工业企业与区域环境并非水火不相容。事实上,工业企业与区域生态是可以耦合的,它要求工业企业及所在区域双方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性理念,以生态观和市场观为支撑理念,以生态工程为核心举措。本文主要对工业企业生态和区域生态耦合的概念、规律、机制和途径等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轨道交通的引入,将为普陀区功能布局的提升带来重大机遇。通过区域环境的整体改善,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弥补后发地区的功能缺陷,提升成熟地区的发展能级,打造几个以功能为引导的重点发展区,从而进一步形成多中心的城区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集群理论得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等国际组织的倡导,引发了研究与探讨的深入。在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海地区,以民营企业为核心、以“一镇一品”为特征的集群现象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促进,已是不争的事实,也引起了经济学界的普遍关注。企业集群在英文文献中称为localclustersofen-terprises或industrialclusters,在我国学者的表述中因各有侧重,有“企业集群”、“企业群”、“产业集群”、“产业群”、“簇群”、“产业群落”、“块状经济”等称谓。企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区域内同处在一个特定产业…  相似文献   
4.
正风险管理是环境与健康工作的核心,从环境保护部确定开展环境与健康工作之初就确定了这样的主导思想。"预防为主、风险管理",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超过了可接受水平,就要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无论最后发生疾病,还是不发生疾病。正如前文所说,环境污染导致人群健康损害具有低剂量、长期作用、健康危害效应滞后等特点,所以环境健康问题往往具有非常强的隐蔽性。而从致病原因看,很多是历史原因造成,认定因果关系有很大的难度。因此,从环境与健康问题的这些特点来说,目前最为有效、经济的措施就是开展环境健康风险管理。事实上,健康风险防范原则也是目前国际上发达国家应对环境与健康问题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在环境资源约束下, 环境规制对产业升级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但现有的研究忽略了环境规制的不同类型以及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异质性, 因此无法提出有针对性和差异化的环境政策, 从而推动产业升级。本文区分了不同类型的环境规制, 选取动态面板模型检验环境规制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存在异质性, 东部地区志愿型环境规制并未对产业升级形成有效激励, 命令型、激励型环境规制对产业升级的影响分别呈“倒N型”、“N 型” 趋势变化。中西部地区激励型、志愿型环境规制作用不显著, 且命令型环境规制对产业升级的激励效应较明显。研究结论有利于设定科学的环境规制强度和选择合理环境规制类型以激励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6.
朱玲、万玉秋等在2010年2期《四川环境》上探索了无缝隙理论视角下的跨区域环境监管模式,以启发和解决日益增多的跨区域环境纠纷。文章针对我国目前条块分割的监管模式所造成的诸多状况,分析了三大原因,即缺少必要的协调机构、行政区之间缺乏沟通和协作、已有的跨行政区管理机构问题突出。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向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社会的成员仅仅具有掌握前人积累知识经验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应当是具有科学探索精神和科学知识经验的开拓者,使幼儿在幼儿园学习期间就能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技能,形成浓厚的科学兴趣。科常区域活动的内容是很广泛的。正如新《钢要》中指出的那样:“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帮助幼儿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身边的小事入手,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技的进步、工业的发展,我国环境污染特征发生了一些转变,在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城市及区域出现了污染区域化的显著特点。尤其在城市化程度较高的经济发达地区、污染物集中排放区域、河流流经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城市的流域。这些问题单独依靠某一城市去解决实难取得好的成效,一个城市的自身力量难以打破行政地域的限制。区域内各行政机构采取联防联控,制订区域环境法律体系将成为解决区域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连日来,全国各地出现大范围空气污染,近30个省市的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或严重污染级别。"污染减排"这一号称是改善环境质量、解决区域环境问题的最重要的手段,最终还是没能让人们逃离污染的厄运。不禁让人感叹,喊了这么多年污染减排,成效究竟如何?为了调查全国各省份2012年污染减排目标实现情况,1月14日—17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致电各省份环保部门咨询,通过公开信息找来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以人口和劳动力素质提升为核心的人力资源开发是当今世界持续热议的课题。本文以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实践为研究对象,以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对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及其与区域环境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同时,对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系统的核心要素—区域人力资源开发途径的选择、取舍和优化问题进行了初步的阐释和分析,以期能对区域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