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8篇
农业经济   22篇
经济概况   4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景萍 《消费导刊》2011,(10):128-128
马铃薯是青海省的重要经济作物,栽培历史悠久。农民种植马铃薯,习惯于施用大量的化肥,认为化肥施得越多,产量越高,常年累月大量单一使用化肥,破坏了土壤结构,土壤板结情况越来越严重;化肥在农作物生长中难以被充分利用,农民再加大化肥用量,造成恶性循环。本实验旨在研究肥料及水分需求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效果,以便指导农民多元化科学施肥,解决在马铃薯生产中单一使用化肥,造成土壤结构破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实行保护性耕作,既可改善土壤结构,减少机械进地次数,简化操作程序,降低生产成本,增产增收,还可以杜绝秸秆焚烧,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农业生产良性循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现将保护性耕作“四墒”操作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致富天地》2012,(11):47-48
一、幼林的管理1.林地覆盖。新种植的八角幼林,林间空旷,幼林林木树冠的覆盖率低,只有5%~6%,容易造成园地的水土流失、土壤干旱,易发生生态环境恶化。因此,进行裸露林地的覆盖,是八角幼林管护中的一项重要措施。覆盖方法有两种:一是割除林内杂草铺放在幼树四周,以保持林地局部湿润,防止日灼幼树,减少水土流失。二是幼林期的3~4年  相似文献   
4.
水稻免耕抛秧是指在收获上季作物后未经任何翻耕犁耙的稻田,先使用除草剂灭除杂草植株和落粒谷幼苗、摧枯前作稻桩,灌水并施肥沤田,待水层自然落干或排浅水后,将塑盘秧抛栽到大田中的一项新水稻耕作栽培技术。冷浸烂泥田,是一些在丘陵山脚因受地下水或串流水的影响,水土温度低,泥烂田脚深,土壤速效养分少,有毒物质多,耕作起来困难,水稻生长不良,常年单产低于300公斤/亩,甚至有种无收,也不宜种冬作,经济效益低的田块。  相似文献   
5.
黄杨 《致富天地》2007,(10):F0002-F0002
境内多山的地理特征,垂直分布明显的气候条件,特殊的水文及土壤结构,使地处云南省楚雄州的南华县拥有了野生菌生长的良好条件。全县248万亩森林中,有野生菌生长的林地面积达170万亩,境内已知的野生食用菌达200余种,世界四大名菌(松茸、块菌、牛肝菌、鸡油菌)均有分布,松茸、牛肝菌因质优量大、富含营养和药用价值而远销韩国、日本、意大利等国。2O06年,全县野生菌生产交易量达6000多吨,产值达1.5亿元,单这一项,[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1.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推广复合肥料和生物有机肥新鲜的有机农家肥经充分腐熟后方可施用。增施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结构与土壤的缓冲性能,减少化肥用量,减轻盐害。  相似文献   
7.
经济 《中国包装工业》2006,148(10):67-67
塑料袋,塑料饭盒等是“白色污染”的“罪魁祸首”。一方面,它对感观和视觉造成污染。另一方面,这些塑料袋结构超稳,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也不能降解参与人自然的循环。未经处理的塑料还造成土壤结构的板结和毁坏。  相似文献   
8.
随着地膜覆盖技术的普及,农用地膜残留已经成为影响农业环境、破坏土壤结构、危害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并造成农作物减产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对农用地膜残留对水稻生长发育危害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华商》2012,(3):29-29
宁夏紫树庄园葡萄酒业有限公司现有优质酿酒葡萄基地10158亩是一家集种植科研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专业葡萄酒酿制企业。基地位于贺兰山东麓优质葡萄产区是世界酿酒葡萄种植的黄金地楸国波尔多在地理位置气侯特征土壤结构等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是世界酿酒葡萄最佳生态产区之一。  相似文献   
10.
免耕法是一种在事前和事后都不翻耕农田的基础之上。在上一茬作物残余物中种植新作物的方法。经过40多年的研究试验,美国科学家认为,免耕法在防止土壤侵蚀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远远高于其他任何一种自然保护措施。免耕法可改进土壤结构,并且提高水渗透能力。然而,必须连续数年实施免耕法才能实现这些好处。但是,为了防止某些害虫的侵害,还是有必在要在特定地区相隔数年翻耕一次农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