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8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5篇
财政金融   12篇
工业经济   8篇
计划管理   78篇
经济学   89篇
综合类   54篇
运输经济   7篇
旅游经济   20篇
贸易经济   77篇
农业经济   273篇
经济概况   5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Many food regulations focus on test/measurement indicators, such as 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s (HACCP) and traceability, etc. Other than these indicators, the food industry uses various cues such as product origin as indicators of product quality. However, in an environment where consumers’ confidence in food safety is low due to frequent food safety scandals,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efficiency of these test/measurement indicators and cues. This paper used the primary data collected in Zhengzhou (China) to estimate consumers’ preferences for test/measurement indicators and a new cue of “own farm” for milk powder. Our results show that country of origin is the most important cue attribute, followed by price and own farm. The importance of test/measurement indicators such as organic, traceability, and HACCP certification is relatively low. Also, the individual parameter estimates show that consumers’ preferences for test/measurement indicators currently in the market are weak and fragile. Interestingly, price has an inverse-U-shaped relationship with consumer utility, implying that Chinese consumers may perceive low-price milk powder as low quality.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 important insight for regulatory authorities and the food industry to develop more effective policies and programs to improve consumer preferences for milk powder.  相似文献   
2.
唐淑云 《经济地理》2002,22(2):153-156,164
“入世”对我国农产品市场虽然会造成诸多不利因素,然而,这些因素将会得到逆转。这是因为:一方面,“入世”后,这些因素客观上具有逆转的必然性;另一方面,通过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扩大集约化规模经营以及实施各种利农政策,从主观上说,这些不利因素亦具有逆转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农产品物流不畅的原因分析及改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亚 《物流科技》2006,29(6):64-66
农产品物流不畅影响农民的增收,而农产品物流不畅的根源在于我国农业传统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技术.改善和发展农产品物流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4.
探索土地问题的解决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历史上看,农民的增收问题从来都是同土地产权制度的安排以及如何使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农地制度经历了四次重大变革。从变革中可以看出,土地问题确实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土地问题的解决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现实中的问题只能通过改革来解决。  相似文献   
5.
解决好农民工问题的经济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圣道 《经济经纬》2006,(2):121-123
由于长期受二元经济结构的束缚,农民工这一社会群体一直处在产业的边缘、城乡的边缘、体制的边缘。因此,要解决好农民工问题,就必须打破二元经济结构,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6.
文章探讨了影响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倾向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区位条件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倾向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近城地区以大量企业及相对发达的各种要素市场为第一优势,吸纳了更多劳动力进入本地企业就业。教育总体上是影响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倾向的最重要因素。但其在近城地区的影响却位居第二。在远城地区教育对增大农村非农就业倾向的作用更为显著,而且受教育程度越高这种倾向就越显著。各种文化水平的影响都普遍促进了劳动者到外地企业就业,但对进入本地企业就业和家庭非农经营的促进却并不普遍,其中初中教育对农民在本地企业就业的作用更显著些;高中教育提高农民从事非农家庭经营的倾向最为明显。耕地数量抑制农户劳动力外出务工,但对其在本地企业就业和家庭非农经营的影响也不显著。乡镇企业的发展增大了农民进入本地企业的就业倾向,劳动者供养的非劳动人口数量对农民非农就业的正向影响不显著,农户拥有的非农业和农业生产性资产对农村非农就业的影响不大。因此,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加强边远农村地区的中等教育,特别是职业技能教育;大力发展乡企和私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农村劳动供求信息系统等,是促进农村劳动力加速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从时空间行为视角切入,采用居民活动日志搜集成都市新、旧城区的绿地使用者时空路径数据集,辨识不同时间预算人群的潜在可用绿地分布及人群特征,并通过构建绿地时空享用量模型,从时空制约角度对成都市新、旧城区的绿地享用公平性展开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成都市新、旧城区的绿地享用格局在辐射范围、享用强度和人群绿地享用时间预算方面具有时空间分异特征;2)日常出行链中固定性活动占比会对人群绿地享用时间预算产生影响;3)随个体时间预算不断被固定性活动所挤占,长距离通勤加班族、担负接送小孩上学的上班族等时间短缺型群体的绿地享用机会被深度制约,日益成为潜在的绿地享用弱势群体,在时间短缺型群体的潜在活动路径范围内增加绿地供给,有利于提高此类人群享用绿地的机会,从而提高片区的整体绿地享用公平性。  相似文献   
8.
易诚 《企业技术开发》2007,26(10):75-77
文章通过调查衡阳市的农产品加工业现状,结合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的资料,分析了衡阳市龙头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及农产品加工业现状形成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我国现阶段农产品物流网络结构进行系统分析,从物流场所出发,用系统模型描述了系统的状态,构建了我国现阶段的物流系统有向图,以此为工具,估算了有向图的流量及损失,分析了农产品物流损耗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农产品物流面对的各种环境,重新构建了包括逆向物流在内的降低农产品物流损耗的物流系统有向图,为提升我国农产品物流系统功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农户打工地城镇规模类型的研究是认识农民工流动规律的重要内容.基于入户调查数据,采用多值逻辑回归模型和有序逻辑回归模型,以河南省三个样本村为例,对中部农区农户打工地城镇规模类型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农户打工地主要集中于省城、深圳经济特区、乡镇和地级市,而在县城打工的人较少;农户对打工地城镇规模类型的选择与打工距离密切相关;家庭代数、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关系网络是影响农户打工地城镇规模类型选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