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2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97篇
工业经济   24篇
计划管理   260篇
经济学   267篇
综合类   70篇
运输经济   5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384篇
农业经济   96篇
经济概况   333篇
信息产业经济   1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小洁  聂文洁  刘鹏程 《财经研究》2021,47(10):110-124
探究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助力人口转变升级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方向.文章置身中国具体情境,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CGSS2017),从信息成本视角和家庭代际视角两个维度考察互联网使用对个体生育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用互联网以及互联网使用频率越高的个体,其生育意愿越低.进一步研究发现,已育史对于互联网使用频率影响个体再育意愿存在负向调节效应,对于已育个体而言,上网频率越高对再育意愿的抑制作用越加显著;代际"数字鸿沟"对于互联网使用频率影响个体生育意愿也存在显著的负向调节效应.当子代和父辈存在较大的代际"数字鸿沟"时,对于互联网使用频繁的个体,父辈沿袭下来的传统育儿经验和子代通过网络获取的育儿知识相冲突可能会引致更多的家庭矛盾,进而抑制个体生育意愿.反之,当代际"数字鸿沟"较小时,互联网使用频率对个体生育意愿的抑制效应亦有所减弱.文章的发现对于提升个体生育意愿以及生育率的研究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3.
付强 《黑河学刊》2005,(2):118-119
在农村传统的生育观念仍然根深蒂固,用先进的生育文化取代封建陈腐的生育观念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此,在农村要有一个群众能够经常开展活动、使广大育龄群众接受教育的宣传活动阵地。而在农村较为普遍的文化大院正好是一个传播新型生育文化较好的栽体。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中国,尤其是城市,晚婚晚育现象越来越普遍,很多大龄青年迟迟不愿意生儿育女,越来越多的家庭只生一胎。这除了因为国家政策贯彻执行得充分,人口素质有了提高之外,经济因素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这种家庭的生育行为将会对我国人口生育率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王建春 《黑河学刊》2003,(1):99-101
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稳定低生育水平 ,发挥新型生育文化的积极作用。要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型生育文化 ,作为促进经济发展 ,稳定低生育水平的突破口 ,同时把利益导向机制引入到新型生育文化建设上来 ,以稳定低生育水平。  相似文献   
6.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7.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解除群众在养老方面的后顾之忧 ,是推进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也是引导群众转变生育观念 ,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重要手段。近年来 ,我市在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过程中 ,抓住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扩面这一有利时机 ,把农村计划生育对象的保障问题作为新的突破口 ,从农村计划生育户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计划生育公益金制度以及“优先优惠”政策等三个方面入手 ,以政府主导、政策推动 ,构建起全市城乡一体化的计划生育社会保障体系 ,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该体系的建立是我市…  相似文献   
8.
葛丽娜 《宁波经济》2006,(10):41-43
生育不仅仅是每个家庭传宗接代的需要,也是整个人类社会赖以延续的方式,生育保险理应成为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生育保险制度的完善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和深刻意义。本文以奉化市生育保险制度发展现状为例,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实施的困难,从构建和谐社会角度对生育保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作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10.
正当高玮揽着胖儿子舒舒服服享受着“月子”的天伦之乐时,丈夫满面春风地递过一钱袋并解释说:“这2497元是刚从银行发放点领回的生育医疗费和第一个月的生育津贴,今后四个月每月都领997元的生育津贴。”听了丈夫的话,高玮风趣地说:“生了个孩子好像有功劳似的,政府的关怀太温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