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11篇
经济学   6篇
综合类   12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1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王龙 《商》2014,(49):109-110
韩愈散文接受是中国古代散文接受史的重要架构,是建构中国古代散文史的关键环节。一部由元至清的韩愈散文接受史就是一部中国古典散文成长史,研究好韩愈散文技法和理论的接受脉络有助于勾勒中国古代散文接受史的基本框架,对最终形成一部系统完整的中国古代散文接受史的意义不言而喻,这也是本文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韩愈、柳宗元都树“文以明道”的旗帜,韩以道统自居,而柳虽崇儒,却出入佛道。两人著文都是“不平之鸣”,注重文章抒情。韩愈不平既指个人遭际,也指国家命运;柳宗元出言多讽。他们艺术风格也不同,韩文雄奇壮大,柳文缜密峻洁。  相似文献   
3.
隋昱秀 《商》2012,(13):167-167
韩愈在中国古代散文创作中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领导了古文运动,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文学理论主张,并取得了一定的散文创作成果。主张"文以明道"、"文道合一"、"学古创新、革新文体"、"不平则鸣"、"气盛言宜"。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他笔下的人物个个鲜明,故事构思新奇,语言新颖又不失凝练,多饱含深情,有时也不乏凌厉的气势。本文将就韩愈散文的创作理论及创作特色加以分析解读。  相似文献   
4.
“道”的观念由来久远,作为中国古代哲学中哲人们用以指称宇宙本体及其运动规律的重要概念.自产生后,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地发展和演变。有三篇《原道》的文章,都是和文学有关的,一篇是齐、粱时代的刘勰所写,一篇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韩愈所写,另一篇是清代的章学诚所写。这三篇《原道》把“道”的观念深深的渗入了传统文化之中,获得了持久的生命力,一直以来发挥着他们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6.
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文有韩愈、柳宗元,犹如诗家之中有李白、杜甫,他们齐名并称,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熠熠闪光的名字。在唐代的古文运动中,韩柳这对好朋友密切合作,相互支持,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此二位既同朝为官,又在文学创作中交相辉映,都登上了古代散文创作的峰巅,这早已是史有定评的事情。然而  相似文献   
7.
文书行,吏抱成案诣丞,卷其前,钳以左手,右手摘纸尾,雁鹜行以进,平立,睨丞曰:当署。丞涉笔占位署惟谨,目吏问:可不可?吏曰:得。则退。不敢略省,漫不知何事。——《韩愈  相似文献   
8.
葛作然 《魅力中国》2010,(2):218-219
在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唐朝的韩愈和李翱都是上承两汉儒学,下启宋明理学的重要人物,两人的性情论思想在很多方面具有相似性,而韩愈的"性情三品说"和李翱的"性善情恶论"又有很大的差异性。本文从多方面对韩愈和李翱的性情论进行了详细比较,以便人们能够了解他们的性情论异同。  相似文献   
9.
《文章轨范》是南宋末年著名爱国文人谢枋得编撰的一部文章选评集.录汉晋唐宋之文凡六十九篇.其中韩文居三十一,柳文居五,入选数量相差悬殊.本文从这一角度切入,综合概括了作者对所录之文的品评鉴赏,深入分析了韩柳二人散文创作的异同,继而从体裁、内容、形式等方面分别论述了谢枋得较为独特的选文标准.  相似文献   
10.
论韩愈排佛     
熊昂琪 《魅力中国》2010,(22):179-180
韩愈以前,反佛者排斥佛教的原因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两个层面。韩愈创立的道统论,是其排佛的主要理由,突破了在其之前只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反对佛教的范畴,认为佛教与其所主张的“道”是不相容的,即佛教的存在与先王之道是相冲突的,因此必须予以排斥。韩愈排佛为后世开辟了以道排佛的先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