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篇
经济学   6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并总结其药理特性。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格列美脲治疗,对照组给予格列喹酮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FPG、2 hPG、HbA1c、HDL-C、LDL-C、TC和TG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格列美脲在2型糖尿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效果,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糖尿病理想的磺酰脲类降糖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维格列汀、吡格列酮、格列美脲分别与二甲双胍合用治疗2型糖尿病时的效果、成本及成本-效果。方法运用Markov模型对三种治疗方案的终身治疗成本及效用(期望寿命、质量调整寿命年)进行经济学评价,通过文献资料和专家问卷咨询获得临床、生命质量、并发症年治疗成本等数据,进行敏感度分析。结果维格列汀、吡格列酮、格列美脲分别与二甲双胍合用治疗2型糖尿病分别延长11.02、10.96、10.90个质量调整生命年,而生命周期中三种治疗方案的治疗费用分别为124892元、134135元、126010元。敏感度分析证明了结果的可靠性。结论与吡格列酮、格列美脲合并二甲双胍质量相比,维格列汀合并二甲双胍治疗获得的健康效果更好,而治疗成本更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用RP-HPLC法测定复方马来酸罗格列酮/格列美脲片中罗格列酮和格列美脲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Thermo C18柱(4.6mm×250mm,10μm);乙腈-磷酸二氢铵(用磷酸调pH3.0)=55:45;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32nm,柱温(40±2)℃。结果马来酸罗格列酮进样量在3.2~4.8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5121x+312.92相关系数为r=0.9994(n=5);格列美脲进样量在1.6~2.4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5621x+230相关系数r=0.9998(n=5)。结论该检测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复方马来酸罗格列酮/格列美脲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与格列美脲联用二甲双胍对于病程短的2型糖尿病在门诊强化血糖控制方面的疗效和安全性,将100例病程≤3年,使用二甲双胍缓释片500 mg bid超过3个月的门诊治疗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组(50例)和磺脲类药物组(50例),分别给予甘精胰岛素联用二甲双胍或格列美脲联用二甲双胍治疗12周,观察各组患者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血脂、血糖达标时间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治疗后2组患者的空腹(FPG)及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均显著下降(P<0.05~0.001);高密度脂蛋白(HDL-C)、空腹C肽(FCP)、餐后2 h C肽(2hCP)较治疗前有所增加(P<0.05);甘精胰岛素组与格列美脲组比较:FPG、2hPG、HbA1c水平显著降低(P<0.001);FCP、2hCP有所增加(P<0.05);甘精胰岛素组达标时间明显缩短(P<0.001),低血糖发生率低(P<0.01)。甘精胰岛素或格列美脲联用二甲双胍均能有效地改善T2DM患者的高血糖、高血脂状态。在控制高血糖、高血脂方面,甘精胰岛素组优于格列美脲组,达标时间更短、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36例患者1:1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采用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BG、2hPBG、HbA1c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治疗前、后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不良反应发生率5.88%,胃肠反应发生率7.35%,对照组分别为4.41%和5.88%,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但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对FBG、2hPBG、HbA1c控制明显,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抛硬币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1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试验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HbA1c和全天胰岛素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均得到明显改善,且试验组改善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7%,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是当前威胁全球人类健康的最重要的非传染性疾病(NCD)之一,面对糖尿病带来的沉重经济负担和严重健康危害,临床用药的选择更要兼顾药物的经济性和有效性。为此,拟对新型降糖药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GLP-1)利拉鲁肽与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的药物研究进展进行介绍,以期为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第26周末达到HbA1c<7%、无体重增加和无低血糖事件作为糖尿病综合管理的有效复合终点,分析在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每日一次1.2mg利拉鲁肽相比罗格列酮、格列美脲、艾塞那肽和甘精胰岛素的经济性。方法利用利拉鲁肽全球Ⅲ期临床试验(LEADTM)的临床数据计算每日一次1.2mg利拉鲁肽相比罗格列酮、格列美脲、艾塞那肽和甘精胰岛素的成功治疗1例患者的成本。成本包括药物、针头、自我血糖监测,以及处置严重不良事件(SAE)、低血糖事件和体重干预的成本,效果指标为复合终点达标率,并进行单因素敏感度分析。结果在使用研究药物治疗26周后,相对罗格列酮、格列美脲、艾塞那肽和甘精胰岛素,每日一次1.2mg利拉鲁肽治疗每100例患者分别使额外26例、24例、7例和17例患者达到复合终点,利拉鲁肽成功治疗1例患者所需成本小于对应比较治疗方案。敏感度分析支持了结果的稳健性。结论相比罗格列酮、格列美脲、艾塞那肽和甘精胰岛素,利拉鲁肽是具有成本-效果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与格列美脲及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取大连市第五人民医院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格列美脲+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利拉鲁肽+二甲双胍治疗。治疗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糖相关指标[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餐后2小时血糖(2hPG)]及体重指数(BMI)水平变化、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3.3%(40/48),与对照组的85.4%(41/4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FBG、HbAlc、2hPG、BMI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个月后,两组患者FBG、HbAlc、2hPG、BMI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4个月后FBG、BMI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8.3%(4/48),低于对照组的25.0%(1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与格列美脲及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接近,但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的FBG、BMI水平,且低血糖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