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工业经济   5篇
计划管理   3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6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液体洗涤剂的主要组分是表面活性剂,其选择是配制液体洗涤剂的关键。针对影响洗涤作用的因素,提出了选择液体洗涤剂的主要组分时可遵循的一些原理和规则,并对影响洗涤作用的关键因素——乳化作用所应用的乳化剂的选择方法及适用范围进行了总结。对已选用的主要组分,考察了各组分之间是否存在增效作用并进行优化,以得到针对被洗物实用特效的表面活性剂组分。  相似文献   
2.
有机掺杂的TiO2-SiO2复合薄膜的光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TiO2-SiO2溶胶-凝胶体系中掺杂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采用溶胶-凝胶技术,通过简单提拉迅速蒸发溶剂、后期热处理去除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制备出具有纳米结构的有机掺杂TiO2-SiO2复合光学薄膜。利用红外光谱(IR)研究掺杂薄膜表面结构特征;紫外分光光度计UV-VIS-NIR研究不同实验条件下制备的复合薄膜吸收透过性的影响;利用反射式椭圆偏振光谱仪(ELLIP)测试薄膜的椭偏参数及Cauchy模型对椭偏参数进行计算机数据拟和,获得了掺杂的TiO2-SiO2复合薄膜光学常数在300-700nm波长范围的色散关系。  相似文献   
3.
微气泡曝气中微气泡收缩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微气泡曝气是一种新的气泡曝气方式,气泡特性对微气泡曝气性能具有显著影响。采用气-水旋流微气泡发生装置,考察了微气泡曝气中气泡尺寸和微气泡收缩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微气泡发生装置在清水中产生的微气泡平均直径为55.85μm,标准偏差为30.03μm;40~50μm直径范围内的微气泡所占的体积分率最大,表面活性剂SDS会降低微气泡的平均直径。微气泡具有加速收缩消失的行为特性,微气泡初始直径与收缩时间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静态条件下相同初始直径的微气泡收缩过程存在明显差异。表面活性剂SDS存在时,微气泡的收缩时间显著延长。微气泡的收缩时间与传质区域面积具有负相关关系,表明微环境影响微气泡收缩过程。  相似文献   
4.
在介绍主要表面活性剂品种性质的基础上 ,从应用角度对这些品种作了评议并指出有关特点 ,力求在液体洗涤剂应用方面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在硫酸介质中,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吐温-80为增敏剂,Fe(III)催化过氧化氢氧化罗丹明B的褪色反应,以此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铁。结果表明,Fe(III)的质量浓度在0~16μg/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摩尔吸光系数为1.06×105 L.mol-.1cm-1。该法用于茶叶中痕量铁的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在TiO2-SiO2溶胶-凝胶体系中掺杂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采用溶胶-凝胶技术,通过简单提拉迅速蒸发溶剂、后期热处理去除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制备出具有纳米结构的有机掺杂TiO2-SiO2复合光学薄膜。利用红外光谱(IR)研究掺杂薄膜表面结构特征;紫外分光光度计UV—VIS—NIR研究不同实验条件下制备的复合薄膜吸收透过性的影响;利用反射式椭圆偏振光谱仪(ELLIP)测试薄膜的椭偏参数及Cauchy模型对椭偏参数进行计算机数据拟和,获得了掺杂的TiO2-SiO2复合薄膜光学常数在300—700hm波长范围的色散关系。  相似文献   
7.
正交试验法优选黄芪甲苷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阐述了表面活性剂对水生生物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及对生态环境的污染现状,分别从分光光度法、液相色谱法和电化学方法等方面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表面活性剂的检测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8.
以微晶蜡、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主要原料制备微晶蜡乳化液,考察了乳化剂的选择、乳化剂的用量、乳化温度、乳化剂加入方式及剪切速率对乳化蜡稳定性的影响,得出了最佳乳化实验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酸焦油的性质及危害,综述了酸焦油生产燃料油、橡胶添加剂、配煤炼焦、表面活性剂等处置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0.
脂肪醇工业及其衍生物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叙述了脂肪醇及其衍生物工业生产中的现状,以及在我国的应用情况和今后的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