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6篇
综合类   3篇
经济概况   6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专政是历史上阶级斗争发展的结果,它只在革命转变时期存在,它是进行社会改造、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新社会的工具。列宁、毛泽东等过分拔高其作用,把无产阶级专政当作阶级斗争的工具,认为它在资本主义旧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特指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过渡的整个历史时代都存在,它不受法律限制,这在理论上难以自圆其说。一些国家曾经的失误使我们不得不对此观点和实践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已经成为常识的共产主义的“失败”话语出发,在所谓“历史终结”的新自由主义世界重新探讨共产主义国家的本质,阶级、政党与革命之间的关系.以巴丢和鲁索为代表的西方左翼思想家,出现了抛弃政党政治,追求去中心化的“没有政党的政治”.在他们看来,阶级政党的政治价值已丧失殆尽,党国体制已不合时宜.但我们通过考察中国共产主义革命的具体历史,意在指出,革命的对象或者说阶级敌人从来就是具体的,“文化大革命”并非革命的终点.巴丢和鲁索等没有认识到,无产阶级专政的目的是终结资产阶级专政,只要资产阶级政党存在,阶级关系存在,群众本身的力量还不够强大,这种专政就不可能消失,政党政治就不可能轻易被抛弃.这是我们从“文革”中得到的教训.  相似文献   
3.
杨阳 《时代经贸》2008,6(2):234-235
本文从马克思有关法律本质和功能的论述出发,首先对于他的后继者们的思想和观点以及实践进行介绍,然后分析和指出其对于马克思思想的误读和曲解,并分析这种失误给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带来的不利后果,最后结合马克思的有关著作和论述提出自己对于马克思有关观点的认识和理解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初,国民国家竞争体系下流行天演论逻辑,人民主权观念与民权思想均扩张成时代精神意识,人民政治由此兴起于绅商阶层主导的立宪政治潮流之中;20年代,伴随19世纪西方文明的去魅化、立宪选举体制的弊病以及苏俄十月革命的影响,人民政治由于阶级政治的引入而表现为对无产阶级专政的探索;到了 40年代,毛泽东鉴于国民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的成败经验,形成了区别于英美式和苏俄式的人民民主专政理论,这也是以农民阶级为主要力量的人民政治的第三波浪潮.人民政治是现代性在政治上的根本体现,受到战争的深刻影响,而其兴起和演化,不仅是完成国家和民族救亡大业的强劲动力,更是人民启蒙事业获得长足进步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5.
有的人在生活中谈话、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在网络上发言,仍在嚷嚷"无产阶级专政"这个词。其实是不解其义,也不合时宜。在当今中国语境下,不恰当地提倡"无产阶级专政",在理论上难以自圆其说,在实践上极其有害,因此,人们应慎提"无产阶级专改"。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宪政与资本主义宪政是两种不同的宪政制度,二者存在着差距,也存在着契合。本文立足于对社会主义宪政和资本主义主义宪政的分析,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宪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国家与革命>是列宁在十月革命前撰写的一部关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经典著作,在第五章中特别提及了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问题.通过细致地阅读和思考,笔者认为,国家的消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可以说在其消亡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家均以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形式而存在,各阶级为了实现各自的利益展开长期的斗争,当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国家必定会自行消亡.  相似文献   
8.
白照坤 《企业导报》2011,(4):232-233
列宁的合作经济理论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而《论合作社》则是列宁合作经济理论的最终总结。对合作社的重要意义、合作社的不同性质、政府对合作社的支持和帮助等问题进行了总结,为农民、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积极的理论探索,对当前我国的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发展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邓丰 《全国商情》2012,(11):88-89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马克思主义中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本文通过对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本质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指出无产阶级专政是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两方面的有机结合,二者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相似文献   
10.
洪江 《北方经济》2006,(2):76-78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从理论的高度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民主、为什么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怎样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对于理解这一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围绕上述三个根本问题,邓小平通过对比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民主与无产阶级专政、资本主义民主之间的异同给出了有关社会主义民主的概念框架,同时他还从国际和国内、历史和现实两个层面论证了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邓小平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若干原则性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