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财政金融   143篇
工业经济   20篇
计划管理   108篇
经济学   269篇
综合类   96篇
运输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143篇
农业经济   38篇
经济概况   19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计划经济体制导致资源使用效率低下,社会中存在大量非均衡市场和领域,这为中国企业实施均衡式创新创造了条件。随着均衡式创新的帕累托改进空间逐渐缩小,利用非均衡式创新提升资源使用效率已刻不容缓。在非均衡式创新过程中,政府极易侵入社会主体创新边界,导致创新租值降低或耗散。政府对创新主体的财政资金扶持容易对创新预算形成软约束,导致创新目标替代,强化创新主体的风险偏好,放大创新系统风险,诱发俘获政府行为,最终导致创新企业逆向淘汰。因此,明确政府在创新活动中的边界与风险,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江丽  李琳 《北方经济》2021,(2):25-27
本文通过对美国、日本、德国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经验进行总结,发现实现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的一般举措,并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对策存在的问题,结合国际经验,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智能科技发展的现实状况与应用空间,研究发现智能化发展能构建一个沟通虚拟与现实、供给与需求的万物互联的系统,利用不断丰富的信息数据和物质资料,缩小地理要素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障碍和局限;智能网络能高度整合不断细化的社会分工系统,协调内外部资源,协助新的社会协作模式建立。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解决阻碍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博弈困局,需要推动智能科技发展成果与现实深度融合,提升社会生产力,健全与之配套的社会基础设施与社会服务,并且,将困境分解为多个专业化的社会需求,利用智能网络协助下形成的专业化的社会分工体系,实现"端对端式解决"。  相似文献   
4.
5.
外国直接投资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FDI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越来越大。本文利用1991-2003年时间序列和横断面数据,就FDI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这段时间里FDI对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有显著的影响,FDI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但是在区域间的非均衡分布又加剧了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最后提出吸引更多的FDI到中西部地区、缩小区域经济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为解决人地矛盾和城镇化化问题,必须按照区域非平衡的发展规律,实施特大中心城市引领带动战略,将昆明打造成为"人口1000万、城镇人口800万"的区域性特大中心城。本文提出云南"一主两副"的城市发展格局和昆明"一体两翼"的城市空间构想,并用平均增长率法,预测昆明市未来GDP的发展态势,按综合增长法和总人口比重法推测昆明市未来人口规模,从而论证了昆明市建设区域特大中心城市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2001-2017年中国大陆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SBM-DEA模型、dagum基尼系数和马尔科夫链等多种方法,对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区域差异与动态演化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存在显著的非均衡特征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显加剧;区域间差异与超变密度差异是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差异的主要来源;中国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各种状态间的流动性较高.最后,研究从推进区域一体化战略,加强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及提高企业的信息化能力等方面提出缩小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差异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Q1: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为什么到2016年才能实现?新常态具有以下四个特征。首先,发展的速度要从超常规回归到常规,从过去拼资源、消耗、债务、环境这种追求高增长超常规的模式过渡到兼顾环境和资源、民生、财政安全并保持经济稳定在7%到8%之间的中高速发展格局。其次,结构上要从过去的非均衡发展转变到均衡发展,兼顾一、二、三大产业,兼顾投资、消费、出口,兼顾城乡统筹发展,兼顾经济与社会,兼顾区域发展。第三,要从浅层次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本文依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社科院的数据,对我国房地产库存特征、成因进行了分析:房地产库存高企,呈现结构非均衡特征;高库存的根本原因在于动物精神。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房地产供给侧改革以去库存为核心内容,但去库存举措不应局限于去库存范畴,同时还要将功夫用在库存外,并基于政府、企业、个人三个层面给出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经济新常态下广东的经济发展必须面对一些现实问题,如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等。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区域发展一直是制约广东区域协调发展长期的短板,成为广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路障。本文对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地区发展差异、成因及相关的解决对策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广东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