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4篇
信息产业经济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设立"科发基金"上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胡适与梅贻琦是台湾科技界两大领军人物,共同主持岛内科学发展策略。由于他们二人私交至笃,在台湾科技事业初创时期,无论筹划、协调、实施、检讨、改进等有关事宜,始终互相尊重,使台湾科学发展规划主管部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1960年以后,梅贻琦身体常感不适,先后数次住院疗养。1961年3月辞去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一职,由  相似文献   
2.
卓飞 《商》2012,(8):195-195
上一个世纪的初期,现代大学在中国发轫开端,但是同时几乎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就达到了一个灿烂的顶颠,人才辈出,大师涌现,以至于整个世纪当中的人文建树如果不客气地总结的话,多半就是在那段时间形成的。但凡是事物在新生阶段,气象最新,气势也最为宏大,创始人物的高山仰止也尤其显得不可逾越,这不但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的一个  相似文献   
3.
焦航 《魅力中国》2010,(3):29-30
蔡元培和梅贻璋是中国近代的两位大教育家。他们分别培育了“北大精神”和“清华精神”,为中国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作出了贡献。我们将两位教育家的教育方针进行比较,以便更深刻的了解其思想内涵,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提供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4.
梅贻琦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这不是为战火连天的中国大学设施的简陋开脱,是他在上世纪20年代到清华任教时便提出的“人才战略”。这位留美高材生,就是后来清华大学的“终身校长”。在他周围,出现了一大批中国现代史上的文化名人,蔡元培、梁启超、陈寅恪到章太炎、傅斯年、胡适、鲁迅、钱穆、梁思成、梁思永、金岳霖、林徽因、冯友兰、顾颉刚,也有不少晚辈将他们称为“大师”。  相似文献   
5.
2011年,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我参观了清华大学新落成的校史馆。满墙的照片,梅贻琦校长、我的师长、我的同辈、我的后辈,多数我认识的都已经故去,我很多感慨。陈岱孙先生的照片也在那里,看着他,想着我从1938年进西南联大读书和他初识到1997年他过世,我很遗憾在他离世时没能在他身边,中间近60年,我很怀念他。  相似文献   
6.
初秋时节赴清华研修,闲时散步至大礼堂前草坪,其南端的日晷上刻有“行胜于言”四字,同行介绍说此乃老校长梅贻琦所说,也为清华“校风”。于是驻足沉思,所谓“行胜于言”想必不是不言,而是言必求实,以行证言。“行胜于言”又何止于是清华精神中“重视实干”的体现,它岂不更是我们当下圆“中国梦”的提示。  相似文献   
7.
五四飞鸿破空来,世纪学人容颜改。多少沧桑付流水,家国之思系心怀。《海外拾珠》一书,仿佛是浦薛凤和浦丽琳父女写给今人的信函,以父女两代人的交游为经,以海内外名人书札为纬,交织出一幅跨越百年的文化图景。  相似文献   
8.
《中关村》2011,(5):18-18
清华大学,这个“诞生在民族耻辱之中”的学堂,经历了一个世纪的风雨沧桑,迎来百年华诞。无论是“喜看桃李满天下”、“揆数科研硕果”抑或“社会声望日隆”,都是国人的骄傲。此时此刻我们更加怀念众多辛勤耕耘的园丁。被誉为“清华名片”的梅贻琦先生在清华园劳作近半个世纪,正是他出任校长后创造了“清华的黄金期”,全面提升了清华的素质和声誉,被誉为“终身校长”。  相似文献   
9.
梅贻琦任期内,清华和西南联大达到鼎盛。这应该归功于梅贻琦的先进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及其作为校长的正确领导。若要以史为鉴的话,无论是梅先生的教育理念还是他当校长的所作所为,都是当今的高等教育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10.
刘洁 《中国传媒科技》2012,(10):110-111
"先生"这个词,既是一个称谓,更是一种修为,不是随便叫的。在离我们最近的"春秋"-民国时代,这个词代表了一批高山仰止、渐行渐远的大师们,而这些先生,都与教育结下不解之缘。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蔡元培,对中国教育的贡献远远不止于提出"兼容并包"的理念,而是奠定了教授治校的基本制度。蔡元培时代的北大,真可谓群星璀璨,光华耀眼。中国近代以来的那些风云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马寅初、梁漱溟、李四光、沈尹默、熊十力、辜鸿铭等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