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60篇
  免费   334篇
  国内免费   54篇
财政金融   3207篇
工业经济   538篇
计划管理   3469篇
经济学   3820篇
综合类   1195篇
运输经济   141篇
旅游经济   10篇
贸易经济   3578篇
农业经济   1824篇
经济概况   4766篇
信息产业经济   34篇
邮电经济   66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279篇
  2022年   219篇
  2021年   319篇
  2020年   391篇
  2019年   426篇
  2018年   147篇
  2017年   352篇
  2016年   513篇
  2015年   730篇
  2014年   1833篇
  2013年   1560篇
  2012年   1651篇
  2011年   1679篇
  2010年   1469篇
  2009年   1397篇
  2008年   1724篇
  2007年   1615篇
  2006年   1299篇
  2005年   1351篇
  2004年   740篇
  2003年   774篇
  2002年   564篇
  2001年   419篇
  2000年   338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62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下,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提升,开始探索如何结合劳动经济和经济地理来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尤其在人口转型战略理念的影响下,我国各地区在经济、文化、技术等多个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基于此,本文以A区为例,结合劳动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基本内涵,简要论述了我国人口转型状态与数字技术发展现状,并对A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究,希望能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财政体制是影响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关系的基础性制度。基于分税制财政体制特征,本文提出了一个“非对称财政收支分权”的概念性框架,利用全国市县级政府财政数据和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市县级政府非对称财政收支分权对当地企业资本跨区域流动的影响及内在逻辑。结果显示,非对称财政收支分权尤其是支出分权大于收入分权的负向非对称性会显著驱使本地企业在异地投资设立子公司。这一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制造业企业和东部地区更加明显,且主要促进了资本的省内跨市流动。机制分析表明,企业所在地和投资目标地的财政收支分权差异通过市场投资环境从“推力”和“拉力”两方面共同驱使企业进行跨区域投资决策。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对称财政收支分权驱使的企业资本跨区域流动在短期内造成了企业非效率投资尤其是过度投资的增加以及资本回报率的下降,不利于资本配置效率的提升。在当前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本文的研究为建立健全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指出,当代全球化经济中存在着贸易与投资发展的融合现象,包括一体化主题和投资超越贸易形成的融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经济全球化的融合原理,包括经典贸易理论条件的变化,传统发展战略内涵的变化,投资决定下贸易数据与国内生产总值意义的变化,并同时阐述了外资主导型贸易发展模式。针对现行理论研究中贸易投资理论的分离现象,提出了增加值贸易研究的深化方向以及对世界经济不平衡成因的看法,最后提出了从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出发研究全球化经济特别是收益国际分配的总思路。  相似文献   
4.
农业转移人口的人力资本是其城市融入度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基于贵州省351位农业转移人口的实地调查数据,对农业转移人口的人力资本与其城市融入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学历、培训次数、工作年限、健康均会对其城市融入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日益突显, 并且以农民工为主体的城乡人口迁移较为频繁, 逐渐形成了人口半城镇化现象, 分析人口半城镇化是如何影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研究了我国人口半城镇化的发展进程, 特点及形成原因, 从理论上分析了人口半城镇化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并区分了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 得出结论: 在短期, 人口半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城乡收入差距, 但在长期, 人口半城镇化却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 即人口半城镇化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呈现 “U 型” 关系, 本文用系统GMM 模型实证检验了 “U 型” 关系。 最后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 逐步解决半城镇人口的购房落户问题; (2)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市场信息平台; (3) 提高农村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  相似文献   
6.
按照蒙代尔-弗莱明模型,金融要素的流动性要远大于实物要素的流动性,金融市场的调整速度要快于商品市场的调整速度。由于美国在全球经济、金融等方面的主导地位,美元加息、缩表以及减税等措施将会吸引资本大量流入。不仅中国,包括所有新兴市场国家,以及日本、澳大利亚、欧洲等发达国家,都将面临资本流出的挑战。本文通过研究官方公布的数据,探寻当前资本流动情况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城市发展正逐步从粗放式发展的初级阶段向集约式发展的高级阶段转变,在发展过程中,人口与城市化问题相互交织、互为作用.要实现城市发展,需解决住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问题,重视城市规划建设中人的宜居性.这需要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缩小发展差距、提升居民收入等.  相似文献   
8.
建设绿色智慧新城、打造优美生态环境是建设发展雄安新区的重点任务之一.目前,新区所在地大气环境不甚乐观、水环境不理想、生物多样性有待进一步改善.新区规划建设必然会面临来自人口控制、产业规划布局、生态旅游发展及环境建设等方面的挑战.本文从雄安新区生态环境的现状出发,并指出一系列发展问题,旨在研究雄安新区所在地生态环境现状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生态环境保护的策略,以期抛砖引玉,让更多学者关注雄安新区的建设,为雄安新区建设提供智力服务.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对耕地占补平衡的发展阶段与政策绩效、存在问题与逻辑根源进行分析,对改进方式进行探讨,进而提出管理创新建议,为新时代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实施提供科学依据,为促进城乡融合、扶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综合分析与系统推理。研究结果:(1)耕地占补平衡存在实质性不平衡、时空性不平衡、政策性弱化等微观、中观及宏观层面问题;(2)在数量方面,通过盘活宅基地增量、存量和完善易地调剂方式,统筹城乡和区域平衡来实现数量占补平衡。(3)在质量方面,通过优化建设用地约束指标、完善耕地质量评价、规范耕作层保护与再利用等促进耕地质量占补平衡。(4)在生态方面,通过完善指标调剂的价格内涵、扩大耕地补偿标准范围、转变耕地补充途径等实现耕地生态占补平衡。研究结论:建议做好顶层设计,抓好规划引领,构建耕地占补平衡与城乡要素流动的平衡机制,建立耕地占补平衡后续生态管护长效机制,提升软硬实力等。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