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环境与发展:二十世纪上半期闽西农村的社会经济
引用本文:戴一峰.环境与发展:二十世纪上半期闽西农村的社会经济[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4):1-12,37.
作者姓名:戴一峰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历史系!361005
摘    要:一导论 我国学术界向来把近代以来中国农村经济的衰败和危机归因于封建土地关系和帝国主义侵略的双重压迫。①这一解释框架形成于二十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一批老一辈学者在当时所作的农村调查,有力地支持了这一观点。②但显而易见,这一解释框架的流行,与近代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斗争需要是密切相关的。它忽视了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其它制约因素。八十年代,黄宗智在考察华北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对此作了新的解释,提出了小农经济内卷化的概念。黄宗智认为,小农经济内卷化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其中,人口过剩与阶级结构的相互作用被视为…

关 键 词:土地关系  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调查  社会经济  制约因素  中国农村  闽西  帝国主义侵略  国学  近代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