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目前已经从全面脱贫攻坚战略过渡到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国内学者的各项研究,利用贵州省15县扶贫小额信贷数据在2020年的截面数据,在考虑数据变异性的前提下运用统计描述与OLS回归法,分析2020年贵州省扶贫小额信贷政策执行总体情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以期帮助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持续增收,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战略,实现全面小康。  相似文献   

2.
3.
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健全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而治理有效离不开公民的参与。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法规制度不完善,基层政府与村委会职能定位不清,公民社会地位和乡村认同程度低。山西省S村乡村治理中的公民参与陷入村委会自身定位与现实脱节,乡村社会组织发育不成熟,参与主体间关系界定模糊,公民自身参与效能不高的困境中。鉴于此,从发展乡村经济,提供物质基础;培养参与主体,增强参与意识;细化制度规定,优化组织设计;完善配套设施,拓宽参与渠道四方面着手,提升乡村治理中公民参与水平,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4.
蔺小梅 《经济师》2011,(3):230-231
"保持非均衡度适度化,促进落后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这为落后地区快速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运用资源比较优势大力实施大项目带动工业化发展是实现欠发达地区——吴忠市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吴忠市经济增长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模式,对金融需求依赖程度很高。伴随后危机时代的到来,中国在实体经济稳定复苏之后,必然会面对扩张性政策的退出问题。文章以宁夏吴忠市为例,通过分析吴忠市经济发展特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路径选择、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机遇,结合经济理论,通过定性、定量分析在后危机时代金融如何更好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于区域经济,实现地方经济快速发展,提出金融支持欠发达地区实现经济快速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项目组以志愿者身份,配合区镇两级党委与政府,成功地将广州市增城区中新镇三星村由“贫困村”转变为“小康村”、从“落后村”转变为“先进村”,将村党支部从“基层软弱涣散党组织”提升为“广州市明星党支部”,培养了优秀的乡村妇女群体与新型职业农民。实践发现:三星村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的平稳过度与快速发展,核心经验是以党建为引领、以乡村治理为抓手,通过上级党委与政府的“制度嵌入”与“治理嵌入”和华农师生的“脱贫志向注入”与“兴农智慧注入”的双轨对接,巩固了“党的领导”在基层空间中的核心地位,创建了“整分结合”多中心的乡村治理结构,证明了“产业兴旺”是乡村脱贫与振兴的最佳切入点,建构了“三治融合”乡村基层空间中的真实治理结构,凸显了“人才振兴”是乡村脱贫与振兴的核心动力源。  相似文献   

6.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数字乡村建设能有效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弥补城乡“数据鸿沟”,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更有利于实现“五治融合”的基层治理目标。以常熟市古里镇坞坵村为代表的苏南农村,在数字乡村建设上起步较早,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激发群众参与热情,并将特色文化与基层治理有机融合,形成数字乡村建设的“坞坵经验”。深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工作,应强化乡村特色与区域协同的融合,推动技术整合与基层实务的统一,并在开放包容的基础上实现多元共建。  相似文献   

7.
《经济师》2019,(10)
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之间的关系是较为密切的,精准扶贫是乡村振兴的主要途径,乡村振兴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治理有效、生态宜居、生活富裕、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要求,在综合专家访谈结果的基础上,乡村振兴战略设计了一系列的科学化评价指标;对具体权重进行分析时,利用了层次分析法,明确了指标的具体比重,实现了量化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文章基于量化评价指标体系,以常宁市为例对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发展做出了分析,利用科学且全面化的方法,对区域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绩效的评价内涵做出研究。  相似文献   

8.
上海对口帮扶德昂族项目是目前全国启动的发达地区帮扶人口较少民族的唯一项目,一边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一边是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区域,是"共同富裕"的理想把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健全对口帮扶项目的后续管理,促进项目效益的持续发挥,造福于贫困民族地区群众的长远利益。  相似文献   

9.
《经济师》2022,(1)
贫困作为一种经济社会现象,嵌入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作为脱贫攻坚重要依托的产业扶贫,它旨在通过一系列政策改变其乡村经济发展状况,推动乡村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产业扶贫对于贫困地区达到了一定的益贫效果,但问题也逐渐显现,通过收集《中国知网》2015—2019年这五年间关于CSSCI和SCI核心期刊关于产业扶贫的共103篇文献,使用文献研究法总结五年期间的产业扶贫模式、效果、面临困境以及所对应的创新路径,得出今后应该加强对于产业扶贫的参与主体及主体参与度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绝对贫困历史性消除后,我国“三农”工作重心将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如何进一步激发脱贫攻坚期间培植的旅游发展动能持续助推乡村振兴,成为亟须探讨的现实问题。脱贫攻坚期间,旅游发展目标上的局限性经济为上、发展方式上的脆弱性规模扩张以及扶持对象上的精准性相对剥夺成为制约脱贫地旅游持续发展的主要困境。在乡村振兴目标驱使下,脱贫地旅游发展要加快转向,实现从局限性经济为上转向全面性综合发展、从脆弱性规模扩张转向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从精准性相对剥夺转向共享性惠及全民。  相似文献   

11.
经济作物种植和非农生产活动均为农户用于获取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河南省柘城县辣椒种植业及非农生产活动的调查分析,发现经济作物种植与非农生产活动空间分布呈现一定的对应关系:以县城为中心,随着距离的增加,二者分别呈现"低—高—低"和"高—低—高"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各自所属乡镇行政中心所在地为中心,随着距离的增加,二者分别呈现"低—高—低—高"和"高—低—高—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建立理论模型,并给出了形成以上现象的可能性原因。找出特定农作物与非农生产活动空间分布特征,对鉴别农业专业化生产区域、优化农区空间结构、提高土地产出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专业村消失因素的分析对专业村的建设与发展有着重要的经验性借鉴意义。本文以曾经发展较好而今消失的日本理想大根萝卜种植业专业村——河南省郏县前王庄村为例,通过分析该专业村的发展历程,探寻专业村迅速消失的原因。研究发现,影响专业村消失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专业项目自身属性因素,如地方特色不明显;2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因素,如比较优势变化;3生产规模扩张限制因素,如空间非均质性;4龙头企业管理因素,如行为主体间利益不一致。基于此,文章指出鉴于我国多数村域的环境与发展条件,区域专业化生产或许能从根本上破除专业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基于县域尺度的经济增长空间自相关性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基于近来发展比较成熟的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本文试图揭示河南省1980-2000年期间经济增长的空间相互作用规律。结果表明,总体上河南省各市区对周围县域经济带动不明显,存在很强的极化效应;扩散效应只存在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豫西、豫北地区,但扩散的强度和空间范围较小,并且处于这种扩散效应的地区数量和面积在研究时段内有所减少。增长极扩散的方式并不是简单的临域扩散,而是存在方向差别。  相似文献   

14.
工业能源消耗碳排放行业差异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可文  苗长虹  尚文英 《经济地理》2012,32(12):15-20,33
通过对1999—2010年河南省工业行业能源消耗碳排放行业差异的分析,发现工业直接碳排放量呈逐年增加趋势,并没有随着经济发展而实现碳排放的"脱钩";采矿业能源消耗的直接碳排放量逐渐增长,已成为工业直接碳排放量快速增加的重要驱动行业,制造业和电力—燃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直接碳排放的速度有减缓的趋势;工业行业间直接碳排放存在明显差异性,可以划分为直接碳排放量和直接碳排放强度都较高的高碳行业、直接碳排放量较大和直接碳排放强度较低的中碳行业、直接碳排放量和直接碳排放强度都较小的低碳行业以及直接碳排放量较小、直接碳排放强度较高的碳排放关注行业4种类型,并且河南省具有专业化优势和比较优势的行业大多集中在高碳部门。利用投入产出模型,计算了工业分行业的间接碳排放,发现产业部门关联效应所引发的间接碳排放不容忽视,并且在一些行业中占有较高比重。针对工业内部碳排放的行业差异性,应有效协调工业化进程与节能减排的关系,针对行业特性来制定减排政策。  相似文献   

15.
县域出口贸易的空间相关性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口贸易作为一种具有较强示范效应和溢出效应的经济活动,在相互临近的地理区位上应存在空间相关性。文章借助空间滞后模型(SLM)和空间误差模型(SEM),利用空间面板数据对江苏省县域出口贸易的空间相关性进行了计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1)仅从一个相邻地区的县域出口分析,江苏县域出口贸易没有表现出空间相关性;(2)江苏县域的出口贸易整体上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周边地区的总体出口贸易对其有促进作用,面积较大或经济规模较大的县市的空间依赖性更加显著;(3)江苏县域对外贸易的区域差距相当程度上来源于空间距离,发达地区之间对外贸易的溢出效应和辐射效应会强化这种区域差距。  相似文献   

16.
固始县作为河南省农业经济较为发达、工业经济开始起步的农业大县,依托农产品资源形成了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开展涉农循环经济,在河南具有较好的示范意义。在分析固始县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遵循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理念,以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提出了构建固始县农业循环经济体系的理念和模式,从发展构建农业循环经济链条、健全农业循环经济服务体系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甘肃省陇西县2002年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和实地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运用运动层次分析法,分生态、社会和经济3个子系统,共选取37个指标,对地处我国黄土高原生态脆弱的陇西县作了县域范围内的生态城市评价,评价结果为:陇西县目前的生态城市化指数只有48.66%。同时,文章采用常规情景的方法,结合国家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和陇西地方实际,对未来10年到20年的生态城市指标作了规划,得出的结果是:2010年陇西生态城市化指数将达到68.25%,2020年达到75.93%,到2050年达到83.61%。文章最后提出了陇西县建设未来中等城市的建议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以2010—2015年浙江省开化县森林资源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探索性地提出了开化县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思路、编制框架、核算表式和核算方法,开展了开化县林地、林木、生态系统服务、森林资源资产和负债核算,并根据核算结果编制了一套包含实物量和价值量的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结果表明:2015年,开化县森林资源资产价值量达到1 899.55亿元,比2010年增长0.90%,主要得益于林木和林产品资产的增长;生态破坏造成负债0.74亿元,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有所减弱。编制开化县森林资源资产负债表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举措,为开化县开展生态文明绩效考核、森林资源管理、领导干部离任审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张俊领 《经济经纬》2005,(4):105-107
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制约农村和谐社会进程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农民的外出劳务收入已经超过在家劳动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体。农民劳务收入与受教育年限正线性相关。影响农民劳务收入增长的教育因素主要有思想认识和制度安排两个方面。只有创新农村教育理念和体制,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农民劳务收入的增长。  相似文献   

20.
工业的转型升级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关键。而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工业经济往往面临多重困境,转型升级更为困难和艰巨,亟需探索有效的实现路径。河南省濮阳市是依赖油气资源开发而形成的典型资源型城市,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资源面临枯竭,工业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渐突出,如结构单一、路径依赖、制度锁定、技术落后、资产专用性强等;推动其工业转型升级应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以产业转型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创新为动力,构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有机结合的综合路径,并采取相关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