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分析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特征基础之上,从产业增长潜力水平、产业关联度水平、产业经济效益水平、产业比较优势水平、产业科技进步水平、产业人力资源素质水平和产业社会效益水平七个方面构建了三层包含17个评价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决策指导.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产业集群发展评价的文献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从集群、政府、企业三个层面构建了循环经济理念下的服装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26个三级指标,并对26个三级指标进行了解释说明。此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为服装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新型城镇化为研究背景,探究我国智慧城市与智慧产业融合发展作用机理。从智慧城市与智慧产业两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网络层次结构,构建多层次评价模型。使用Super Decisions软件及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得出我国智慧城市与智慧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较低,依据评价结果从整合资源、城市生态环境、经济转型等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对提高我国智慧城市与智慧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姜霄 《企业经济》2012,(5):102-105
技术创新能力的薄弱现已成为制约纺织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涵盖6大要素16个具体因素的纺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提升纺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旨在为纺织产业实现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张远景  王月  王春龙  臧娈譞 《城市发展研究》2021,28(7):中插30-中插36
选取黑龙江省14个对外开放的中俄边境口岸城市为研究对象,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基础支撑和口岸建设四个方面构建三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极值法、线性加权法和德尔菲法对沿边口岸城市发展潜力评价分级.结果表明:①各城市之间发展潜力差距较大,城市等级主导作用较强;②利好政策、交通网络和俄方城市是影响城市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③发展潜力较大的城市通常具有多项优秀指标,而均衡发展的城市指标潜力均较弱;④产业多元化、优化口岸规模结构、设施互联互通和要素空间流动是实现沿边口岸城市联动协同发展的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6.
文章根据SCP产业分析范式从产业规模、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环境等3个方面提出了工业产业脆弱性评价指标,利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显著性分析等方法,定量化地构建了12个观测指标组成的综合指标体系。针对评价指标体系本身非递阶层次结构特点,利用网络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工业产业脆弱性评价模型,对东、中、西、东北四个区域工业产业脆弱性进行了具体测定。计算结果表明:区域之间工业产业脆弱性存在着地域差异,西部相较于其他地区更加脆弱。  相似文献   

7.
文章根据SCP产业分析范式从产业规模、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环境等3个方面提出了工业产业脆弱性评价指标,利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显著性分析等方法,定量化地构建了12个观测指标组成的综合指标体系。针对评价指标体系本身非递阶层次结构特点,利用网络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工业产业脆弱性评价模型,对东、中、西、东北四个区域工业产业脆弱性进行了具体测定。计算结果表明:区域之间工业产业脆弱性存在着地域差异,西部相较于其他地区更加脆弱。  相似文献   

8.
王润良 《价值工程》2019,38(31):79-84
针对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物业管理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对物业管理服务质量提出的新要求,提出了物业管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概念模型,初步设计了指标体系;运用相关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对初设指标的独立性、显著性进行检验,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指标体系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证明初设指标具有独立性、显著性,指标体系具有合理性;运用熵值法进行指标权重计算,进而构建了新时代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从物流产业自身特征出发,提出物流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可测量性、动态性、系统性原则,并从物流产业政府管制、物流产业生存力、物流产业竞争力、物流产业发展力、物流产业控制力五个方面,借助于价格管制、融资管制、进入和退出管制等24个具体指标,构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物流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权重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0.
城市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国内外水安全相关指标体系归纳总结和评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指导思想、设计原则、构建方法,据此将城市水安全这一复杂巨系统分为支持子系统、协调子系统、发展子系统,通过构建7个状态层和16个具体指标,建立了系统完整、逻辑清晰、层次结构分明的城市水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1.
彭定洪  李旭锋 《城市问题》2023,(7):21-32+52
资源型城市通过绿色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已迫在眉睫。对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成效的准确评价,是进一步推进转型的关键。鉴于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指标间的逻辑因果联结特点,以DPSIR框架模型深入探究其各维度间的因果链,构建体现指标间因果关系的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评价指标体系。由于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评价具有不确定性与复杂冲突等特点,以犹豫模糊集表征多位专家意见,并将两种典型的折衷评价方法MARCOS与EDAS以及GRA耦合集成,最终形成一套基于犹豫模糊集的双重折衷评价方法。以云南省六个资源型城市为例,验证了该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的合理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文中提出了集绿色经济发展、绿色产业发展、绿色城市发展为一体的绿色发展内涵;构建了由目标层、子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构成的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实行多种方法联合并用,对绿色发展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我国快递业处于快速发展期,但是发展过程中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进行产业升级,因此针对快递业的升级要求和快递业的发展特点,构建了快递业升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无需确定指标权重的突变级数法对快递业升级能力进行评价。本文选取我国快递业务总收入排名前16位的省市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相关数据对16个省市的快递业升级能力进行定量研究。根据升级能力得分情况,将16个省市划分为甲、乙、丙三类集团,并对其进行了综合分析,指出了快递业升级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快递业升级对策。  相似文献   

14.
国外城市转型的趋势及经验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转型是城市发展道路及发展模式的重大变革。芝加哥、伦敦、新加坡等许多世界先进城市在自身发展的道路上都经历过城市转型的历程。本文概括了国外城市转型的四个基本趋势,即创建生态城市,打造智慧城市,建设文化城市,构建集约城市;简述了国外城市经济转型的三种主要模式,即以芝加哥为典型的产业多元化模式,以伦敦为代表的产业升级替代模式,以新加坡为典型的产业高端化模式;总结了国外在城市转型中的经验,以期对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的我国城市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餐饮业在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业态更加多样,在拉动经济增长和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餐饮产业发展在改善民生、促进就业、消费升级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以迈克尔·波特钻石模型为基础,构建科学系统的中国餐饮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YAAHP辅助软件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和计算,选择中国31个省市对其2008年、2013年、2018年餐饮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各个地区的餐饮产业发展处于不均衡的状态;城市餐饮业竞争力提升顺序与区域化发展路径基本一致;餐饮空间格局与城市群格局基本相似。从加强生产要素资源、相关产业联动、企业创新发展、政行校企联动、民族餐饮发展等方面提出增强中国餐饮产业竞争力的对策,为中国餐饮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分析我国人才发展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情况,结合贵州实际,从监测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评价方法以及指标选取3个方面,研究设计了贵州省人才发展主要指标,省、市州、县市区人才发展监测评价指标4级指标体系,为贵州人才资源统计研究提供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7.
贾玢 《物流科技》2016,(4):111-115
作为一种复合型生产服务的现代物流是社会经济正常顺畅运行的基本保证。而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物流业信息化水平是重要的助推器,设计构建科学适用的地区物流产业信息化水平评价体系便成为当务之急,为此,本文设计了一套包括6个方面、共31项指标的区域物流产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评价体系和评价模型,对内蒙古自治区2010~2014年物流业建设发展情况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对照同期内蒙古物流产业的发展实际,同时也验证了本文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地区物流信息化程度方面具有合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技术创新在加速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根据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确立了技术创新评价的指标体系,但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的技术创新评价的主要指标是不同的,因此文章进一步根据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并采用德尔菲法,初步确立了技术创新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9.
《企业经济》2013,(6):131-134
目前鲜有文献就城镇化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立足于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实际,探讨了其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机理,并以我国283个地级城市横截面数据为样本,从城镇化速度和质量两个方面实证分析了其对城镇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我国人口城镇化速度过快不利于地区产业转型升级,而城镇化质量提升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孙久龙 《价值工程》2013,(20):24-26
文章基于内生态位理论、外生态位理论及生态位态势理论构建了由基础设施环境因素、社会经济环境因素、人才资源环境因素、资金资源环境因素、技术资源环境因素和市场资源环境因素6大维度45个变量组成的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理论计算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根据生态位态势理论及生态位测算公式对江苏省13城市软件服务外包产业的生态位进行了测评,对13城市的6大维度及综合竞争力进行排序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