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闻专业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由此强调突出新闻教育的实践性。新闻教育应该定位于新闻媒体及传媒机构在媒介传播形式发生革命性变革后所需人才的培养目标上。强调新闻教育的规范、价值、工具、标准和惯例,形成专业背景与素质教育兼顾、凸显实践能力、强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多层次培养模式,以创新精神和面向社会急需为核心体系的教学组织体系及运行机制。以大众传播的发展、传播方式的变革为基点,以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推动媒介产业化进程加快为走向,以媒介管理形态转型后媒体多元人才需求为目标。与此同步,新闻学教育应该是多样化的,培养模式也是多样化的。  相似文献   

2.
新闻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要从事新闻传播方面的具体业务,这些工作需要学生具备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高校新闻专业必须在使学生掌握扎实的新闻传播基本理论的同时,培养和训练实践能力,但是现在多数新闻专业学生课外实践活动较少且没有实效,导致动手能力不强,因此,探究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和解决的对策就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新闻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是新闻专业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前我国高校的新闻专业实践教学存在师资力量缺乏、校内实践基地建设滞后、教学设施设备投入不足、高校与业界互动不够等问题,严重影响新闻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如何采取措施解决上述问题已经成为提高新闻专业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袁志冲 《江南论坛》2002,(10):43-43
新闻,就是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在各种新闻媒体上的再现。但新闻事实不等于就是新闻,这是大家所熟知的常识。这里除了新闻事实本身是否具有新闻价值外,在大多数场合,取决于新闻工作者是否发掘和把握了该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换句话说,我们的编辑记者是否具备识宝的慧眼。如何把握好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是个老话题,名家早有高论。本文只想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些体会。  相似文献   

5.
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期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仍存在实践不足、导向不明确等问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加大力度打造以实践为导向的模式和体系。文章以实践为导向探讨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旨在通过阐述“双创”实践教育模式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为“双创”模式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要求地方高校应定位于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实践教学在物流管理专业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地方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因此,对这些不足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新形势下地方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具有丰富的内涵,要充分发挥思想引领和教育感召作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凝神聚力。虽然高校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创新效果还不尽如人意。因此要提高本专业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应做到:营造优良创新氛围,培育高校创新氛围感知;坚持实践导向,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加强考核评价管理,优化考核评价体系;增强创新自觉意识,提升创新自强能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媒介市场和新闻教育的迅猛发展,“新闻教育滞后于新闻实践,甚至与市场需求脱节”这一矛盾日益凸显。实践性教学对于传媒教育非常重要,我国高校新闻院系在实践教学方面还相对薄弱。新时期的传媒从业人员所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不单是理论教学所能解决的,还有赖于科学系统的实践训练。必须围绕新闻传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建立起一套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结构和功能最优化的教学内容体系,构建一个综合媒介实践能力的整体培养目标体系,为各高校新闻院系的实践教学环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杨崑 《当代经济》2016,(14):99-101
高校经管类实验教学中心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熟悉理论知识、锻炼专业实操、提高综合素质的关键培养环节,也是高校教育模式改革的重要组成.本文主要针对目前高校经管类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及教学运行中出现的设备使用效率低、实验内容理论化、实验与科研结合不充分等问题展开讨论,提出未来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与发展思路应更加偏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新闻实践的发展日新月异,高校新闻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应与时俱进、促进学生全面业务能力的提高.在教学改革中,应进一步强调业务能力与技术提升,促进学生各项素质的发展;媒体实习阶段应进一步发挥学校专任教师的作用,对学生进行相关业务指导;创建各种形态的校园媒体平台,帮助学生快速上手;最终,把媒体实训纳入课程建设,使实践锻炼成为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新闻教育的归结点在于对学生新闻职业价值观的培养,对新闻实践技能的训练,以及对新闻职业精神的陶冶。重新架构新闻教育核心体系的过程,将使我们重新回归新闻教育的原点,审视新闻教育课程设置所要体现的新闻教育核心价值目标取向,从而避开新闻教育模式设计的随意性。新闻教育构建核心价值体系的取向在于对关键元素的把握,应该形成对新闻职业价值观的培养和新闻实践技能的训练相结合的复合模式。  相似文献   

12.
信息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如何正确认识媒介、有效利用媒介以培养其基本的媒介素养成为目前高校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是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有力补充,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具有重大意义。高校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教育等多种教学形式,帮助民族大学生掌握一定的传播技巧、方法和手段,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媒介素养,使其具备认识媒介、批判性地使用媒介的能力,使学生成长为具有时代忧患意识、高度政治敏锐性和社会责任感的未来建设者。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程改革不仅对在职教师提出高要求,而且使未来的教师面临着挑战。地方高校师范专业作为培养教师的摇篮,理应主动与新课改相对接,培养师范生具备适应新课改需要的教学基本能力。但是,地方高校在培养师范生教学基本能力上还存在着教育理论课程设置不合理,教育技能训练不到位,教育实践环节较薄弱等问题。究其原因既有师范生自身的因素,也有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机制方面等原因。因此,需要地方高校从完善教育理论课程设置,加强教育技能训练,重视教育实践环节这几方面着手改革,以促进师范生教学基本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努力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环境,是探索我国高校教育教学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为大学生成人成才提供有力的外部保障条件。通过构建当代和谐大学校园环境是促进高校和谐健康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是保持我国高校协调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添校园创造活力的现实需要和客观要求、是维护社会稳定发展以及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保障。由此,本文提出了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以环境育人,促进当代大学校园环境主体和谐、要大力加强大学校园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建设、要加强大学校园多种文化载体建设力度、要不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积极营造充满人文关怀的大学校园环境氛围等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新闻教育改革要在科学的理念指导下进行。在培养学生政治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的同时,提高学生参与国家和民族事业发展的能力,是新时期新闻教育的主要目标。因此,新时期新闻教育理念应"以认知理论为中心、以语言实践为中心",科学组织与设计教育内容,从而切实提高新闻教育效果,满足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矛盾日益突出,以创业带动就业成为趋势,创业教育也因此备受关注。近年来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如何将创业教育与创业实践相结合的问题,使创业教育更好的服务于创业实践。通过对我国创业教育现状和美国斯坦福大学创业教育特点的分析,提出了深化创业教育理念,促进国内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注重创业师资团队建设,增强创业实践教育环节、坚持理论教育与创业实践相结合的从创业教育到创业实践的具体途径,从而使我国的创业教育更具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青年群体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是未来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中流砥柱,青年的社会责任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我国各项社会建设事业的最终成败。而大众传媒对于青年群体的社会责任意识培养有着不可推卸的教育与引导责任。提升大众传媒对青年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积极影响,应当从加强大众传媒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提高传媒的责任教育能力、丰富传媒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加大投入、创新管理手段、完善立法、明确媒体责任、搭建校内传媒平台、提高青年群体的社会责任实践能力等方面着手进行。  相似文献   

18.
在物质条件不断改善的今天,大学生的生活价值观也在逐步提高。由于勤工俭学正逐步走进大学校园,所以勤工俭学成为大学生赚钱的途径。但是,在勤工俭学的同时,大学生的权益正在受到威胁。要保护大学生的权益不受侵犯,我们必须让大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同时,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社会要加强对中介的管理,国家制定相应的保护大学生勤工俭学的法律条例。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时代,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团队不仅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而且是其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尽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团队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诸多与新媒体时代不相适应的问题,制约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团队建设水平的提升,进一步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团队建设路径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20.
潘静 《经济研究导刊》2014,(35):111-112
高校安全管理面临形势复杂但又意义重大。要做好高校尤其是学生群体的安全管理,必须以预防为主,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增强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大学生自我保护能力。高校要以校园安全管理体制建设为出发点、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切入点、以多层次多样化的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安全管理部门应以"系列化、品牌化","点线面、多层次","良性互动、和谐发展"的思路策划组织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