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自20世纪后期,我国从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到向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转型。立法模式也逐渐发生着转变,由立法机关主导转型公众参与立法的立法。尤其是在地方立法中,公众参与逐渐成为影响立法质量的重要因素。但目前,我国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深度和广度还是十分有限的,公众的弱势参与立法和权力机关强势主导立法相叠加,导致了我国地方立法水平难以适应地方实际的发展需求。因此,现阶段对完善地方立法公众参与的理论和实践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多元化和利益的复杂化成为必然趋势,在立法活动中如何最大程度地体现民意,寻求立法民主化的渠道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从公众参与立法的协商民主理论基础,从协商民主理论的角度审视公众参与立法的平等性和理性特征,以及公众参与立法的新发展——网络民主等方面加以论述分析,以期对其有更好的理解和认知.  相似文献   

3.
吴梦茹 《商》2012,(22):116+76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是公民的环境主体地位的凸显,但如今我国的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在法律层面存在着法律笼统的规定赋予行政执法人员过大的裁量权,法定的信息公开难以做到有效的信息传达,法律对参与主体的要求过严的情况,制约着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在立法层面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应对。  相似文献   

4.
我国立法过程缺乏民意的有效表达,缺乏和政府相平衡的社会组织的参与,容易形成政府部门立法和立法寻租的现象。大众传媒能凝聚公众的力量,披露相关的信息,监督立法机关,起到了沟通公众和立法机关的作用,为公众参与立法提供了有效的平台。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我国中央和地方都对公众参与行政立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问题仍然很多,例如我国公众参与行政立法在主体、进程、方式、保障等各方面都十分欠缺。而西方国家在公众参与行政立法方面具有较丰富的经验,因此通过分析西方各国公众参与行政立法的相关法律规定及法治实践后,对我国公众参与行政立法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6.
环境影响评价是环境法的一项基本法律制度,对社会公众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建设的环境影响有着重要的控制和监管的作用。环境问题必然会涉及公利益,所以在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一定要有公众的参与,保障公众的环境权益。我国法律虽然明确规定了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的参与,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制度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  相似文献   

7.
《商》2016,(15)
在建设法治国家的进程当中,怎样才能使立法更好地反映出其所调整的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关系,在维护大多数人利益,也对小群体的利益进行保护,这就要求在立法的过程中要梳理好不同阶层的关系,同时也对公众和各个利益相关人提出了要求,就是需要积极地参与到立法活动中,充分地表达出本阶层的利益,即公众参与立法。本文阐述了公众参与立法的基本原理,介绍了美国公众参与立法的制度,分析了我国公众参与立法制度的不足之处及其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8.
张瑾 《商》2014,(47):198-198
随着国家职能的转变、行政权内涵和外延的扩大,行政权在公民从“摇篮”到“坟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行政权力控制的必要性日益凸显。公众参与到行政过程中是控制行政权力和行使公民政治权利的应有之义。公众参与的范围包括立法、公共决策和公共治理层面,方式有听证会、座谈会、论证会、公开征集意见等。本文仅对立法层面行政法规草案征集系统的公众参与予以解读。  相似文献   

9.
《商》2015,(24)
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得国家财富与国际综合实力的剧增,公众的生活水平也相应地提高,与此同时公众政治生活的参与热情也不断的提升,政府面临的问题也凸显。面对实情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结合政府服务的职能与角色之间的关系,分析我国政府角色的如何定位问题,阐述公众参与的现实困境并论证政府角色面临的困境对公众参与有着严重的隐患,力图对政府角色清晰地定位且提出相应地举措,以期实现公众参与下的政府角色的有效定位。  相似文献   

10.
公众参与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近年来公众的参与度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各方学者的实践与探索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公众参与仍停留在传统模式维度下,真正的公众参与并未得到推广。随着国内外经济的飞速发展,在我国多个领域,诸多社会问题迫切需要公众参与。公众的参与方式和参与程度,将决定和谐社会构建目标实现的进程。公众参与不仅能给政府决策和治理提供丰富的制度资本,也为更好地实现“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提供良好的公众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1.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调查问卷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得力量,是一种蕴藏着巨大潜能的力量,也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力量.在哈尔滨进行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问卷调查表明,广大公众对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关心.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但是,从中凸显出来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环保NGO组织发展滞后、公众参与渠道不畅等问题也亟待解决.应建立健全环境污染和环保问题相关法律制度,加大力度发展民间环境保护组织,促进对我国公众环境权的确认,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完善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相关制度,进一步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范小西 《中国市场》2007,(39):20-23
循环经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其产生的国际背景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内背景是实践的发展以及严峻的现实所使然;公众参与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是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和群众路线的原理,公众参与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和促进力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必须从认识、实践、法律、制度、组织层面上加强公众参与循环经济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马忠雄 《商》2014,(48):64-64
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最先是在美国、法国、英国等工业发达国家兴起,之后扩展到全球。我国2003年9月1日起施行的《环境影响评价法》,首次通过立法的形式确立了中国公民的“环境权益”,规定凡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规划,要征求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的意见,为公众参与环境决策并依法维护自身合法环境权益奠定明确的法律基础。  相似文献   

14.
张雯韬 《商》2014,(11):196-196
环境保护是涉及民生和社会的大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众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参与环境管理的积极性也日益增强。就此本文拟对环境保护管理中的公众参与制度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如何突破高消耗、高污染和资源约束问题,只有在节约型发展道路,所以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面对公众的环保意识较低的情况,应通过政府干预,吸取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鼓励公众的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6.
王欢 《北方经贸》2013,(8):38-39
完善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的机制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城市基层管理体制的改革,也关系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格局的成效。倡导参与式社区治理的解决对策:加强公众参与城市社区治理的机制建设;营造环境条件;拓展有效途径;增强保障手段。  相似文献   

17.
汪洋 《中国电子商务》2010,(4):227-227,229
行政程序中的公众参与是当代行政法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现代社会行政权行使民主化、理性化的要求,在社会生活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但仅有公众参与的理念不能实现预期目的,应当尽快完成我国行政程序中公众参与的制度架构。公众参与的理想制度架构应包含基础性制度、程序性制度与保障性制度。通过对我国价格听证制度的分析,不难发现,我国现行行政程序中公众参与的相关制度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应予完善。  相似文献   

18.
循环经济与公众参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芸 《商场现代化》2005,(29):159-160
公众参与是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原则.本文从公众参与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分析公众参与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公众参与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阐明公众参与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徐华 《消费导刊》2014,(10):128-129
为了实现经济社会与人的可持续发展,党中央领导把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中;并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在集约化城市发展的国家宏观战略背景下,公众参与生态社区建设,在实现城市范围内的整体节能和综合生态效益方面显示出不同寻常的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公众参与生态社区建设相关概念、目的意义以及我国公众参与生态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我国公众参与生态社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层次不断进步,周边的环境也越来越恶劣。人们总是把环境治理的责任放在政府肩上,殊不知,只依靠政府对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是远远不足的,环境保护更需要每个公众参加进来。当前,我国未形成完善的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制度,公众参与度低,其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所以,驻足社会现实构建和完善本国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