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无边界企业   总被引:60,自引:25,他引:60  
传统经济学认为企业是有边界的,企业的边界在于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之处。本文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边界可趋于无穷。这是因为,在信息经济条件下,企业随着边界扩张,边际成本递减、边际收益递增,边际成本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无法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而相交于一点。对无边界企业来讲,企业边界不再是指物质边界,而是指能力边界,企业边界的大小,取决于自身核心能力的强弱。企业要想成为无边界企业,必须将自身的核心能力打造成价值模块,并融入全球价值网络当中。无边界企业有着不同的具体形式,但是不论哪种形式,都是基于核心能力运作的,价值网络是核心能力的集大成。  相似文献   

2.
论企业的心理边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企业作为社会心理系统存在着企业心理边界。本文通过对个体和群体心理边界内涵的考察 ,提出了企业心理边界的概念 ,按企业心理边界的清晰性—模糊性、稳定性—动态可变性、不可渗透性—可渗透性维度分析了企业心理边界的特征 ,形成了企业心理边界的相关推论。在此基础上 ,构建了企业心理边界管理的模型并从企业心理边界与企业适应、组织变革、组织学习的关系阐述了企业心理边界管理的含义。最后 ,指出了企业心理边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企业边界的协同演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交易费用理论和资源基础观相融合的视角探讨了企业能力边界和规模边界的协同演化问题。协同演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企业进行边界决策时需要对交易费用和知识整合成本进行综合的权衡,这直接体现在如何实现知识基础与产品范围的匹配上。总之,实现两者匹配的模式共有九种,相应的企业边界协同演化的表现形式也有九种。每一个企业都会根据自身的情况从中选择适合的边界演化形式。柯达公司的案例对此提供了说明。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应用对企业纵向边界的影响--实证研究与讨论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分析表明:信息技术应用节约了企业的内部协调成本和外部交易成本,从而影响企业纵向边界的变动,然而这一理论推断需要进一步的检验。本文利用我国信息技术行业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信息技术应用与企业纵向边界变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现阶段的信息技术应用使企业纵向边界呈现扩大的趋势。文章据此讨论了中外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差异和影响.并解释研究结果对企业规模边界和能力边界变动趋势的含义。  相似文献   

5.
企业网络与企业边界理论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在对现有企业边界理论进程重新梳理之后,我们从管理理论中抽象出经济学意义上的企业网络概念。在此基础上,我们对企业的类型进行了重新分类,并界定了每种企业的边界以及相应的经济含义.希望对进一步理解企业和市场的关系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企业的形成视为利益相关者集体选择的结果,由两个层次的集体选择决定。第一层次是所有可能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契约和交易契约的选择,企业契约的选择者将构建企业并拥有企业所有权。第二层次是拥有企业所有权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控制权和合作剩余分享方案的选择。第二层次集体选择的可能集是第一层次集体选择中个体理性的约束条件,本文借助不等式组推导了第二层次集体选择的可行集。在对企业形成逻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实例探讨了企业的所有权边界和经营边界。最后,总结提出了"利益相关者集体选择的企业观",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模块化、企业价值网络与企业边界变动   总被引:65,自引:2,他引:6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集合型价值链发生以价值模块为基础的解构、整合和重建,形成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模块化价值链。不同企业的价值模块和模块化价值链在共同的界面标准内交叉连接、融合贯通,形成企业价值网络。企业价值网络集聚各成员企业的优势资源,将各能力要素协同在一个无形的网络平台上,通过不同组织模块间的协作、创新和竞争,能够产生新的竞争优势,使成员企业共享模块化经济、增强自生能力。企业价值网络的形成和拓展推动了企业边界的渗透和融合,导致企业有形边界与无形边界的分离。  相似文献   

8.
整体来说 ,企业并购整合过程中必须保持内部的各种边界 ,以利于使整合过程顺利进行 ,根据不同情况可以确定不同的整合内部边界 ,但必须以整合战略计划为依据 ,并且随着整合进展情况不断调整计划 ,相应地不断地弱化整合的内部边界 ,使两家公司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9.
虚拟企业是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一种间续式合约.本文首先阐述了虚拟企业理论有代表性的观点,对实体企业的边界和虚拟企业的边界作了比较,然后从效率边界和规模边界两个层面对虚拟企业的运作边界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零售企业规模无边界的理论与实证分析--以沃尔玛为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企业规模理论在企业战略联盟及企业网络化环境下受到质疑,学术界提出了企业无边界理论.零售企业尤其是沃尔玛的快速扩张又提出了另一种无边界理论。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无边界理论。就单个企业的边界来说.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存在本质的区别.生产企业的资产专用性和技术跳跃所带来的沉没成本制约了生产企业的规模扩张.而流通企业的资产通用性和技术稳定性使流通企业避免了威廉姆森的企业“复制和有选择性控制的不可能性”命题的局限。本文通过沃尔玛的规模扩张的案例.建立影响企业规模因素的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提出了零售企业规模无边界的命题。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条件下企业边界及其战略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对企业的经营带来影响.企业的边界在互联网条件下呈现出新的交化特点。互联网通过对企业价值链、管理成本、交易成本以及使用互联网成本的作用,改变着企业的边界。通过构建互联网条件下企业边界变化的模型,把握企业边界可能变化的方向,进而提出了对应的四种战略,分别是专业化战略、并购与被并购战略、外包战略以及竞合战略。企业应根据所处的内外部具体条件。选择相匹配的战略。以适应新经济条件下的竞争。  相似文献   

12.
规模、研发支出与企业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分析表明,规模、研发支出与企业价值相关;规模会影响研发支出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样本的实证研究发现,研发支出与企业价值显著正相关,规模与企业价值之间存在先下降后上升然后再下降的水平的S形关系。研发支出的作用会受到企业规模的影响。研发支出与企业价值之间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仅存在于小企业中,在大企业里,研发支出与企业价值负相关,但统计上不显著。稳健性检验表明,这些结论不受样本选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期权博弈理论,对企业在面对市场环境不确定和竞争者行为不确定情况下企业价值边界的动态均衡演化过程做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企业价值边界确定在企业等待的期权价值与抢先的战略价值相均衡之处。企业抢先行动或等待都会引起不确定因素的变化,从而引起上述两类价值曲线的位移或曲率变化,并使得企业价值边界表现出动态均衡变化。而不同的不确定状况又决定了企业不同的策略行动,即是变得强硬而抢先,还是变得温和而等待,从而企业可以通过相机抉择保持可持续竞争优势,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铁路重组的企业边界问题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国铁路的重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企业边界重新划分的问题,本文试图根据科斯关于交易成本的概念和威廉姆森关于规制结构随交易性质而变化的观点,提出分析中国铁路重组中企业边界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知识是企业的战略性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提升的重要源泉,但关于知识如何影响企业绩效的内在机理尚不明晰。本文引入企业双元学习中介,探索并检验知识存量对企业绩效的作用过程。采用回归方法分析了223家科研技术类企业数据后,本文得出结论:(1)企业知识存量对企业绩效有着促进作用;(2)知识存量是通过作用于双元学习而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3)企业规模在此过程中有着显著调节作用。本文研究为企业有效开展知识积累及双元学习活动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6.
Research summary: This paper posits adaptive capability as a mechanism through which a firm's prior growth influences the exhibition of future entrepreneurial action. Defined as the firm's proficiency in altering its understanding of market expectations, increased adaptive capability is a consequence of the new resource combinations that result from expanding organizational boundaries. Increased adaptive capability in turn corresponds to expansion of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 as firms increase their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as the strategic mechanism to capitalize on their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market conditions. We find support for our research model in a two‐study series conducted in South Korea and the United Kingdom. Managerial summary: Most would agree that entrepreneurially oriented firms—being innovative, entering new markets, and taking risk—grow faster. But how a firm becomes entrepreneurial is a complicated question. In this study, we flipped the growth relationship around and found support for growth contributing to a firm's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But between growth and being more entrepreneurial is the firm's ability to recognize changes in market expectations. We argue that as a firm grows, it acquires new resources and new knowledge of how to use those resources. These new resource combinations increase its ability to recognize changes in market expectations—its adaptive capability. This capability uncovers new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ies for value creation. To capture this potential value, firms expand their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Copyright © 201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7.
企业规模、规模经济与产业集群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企业规模问题一直存在着截然相反的观点和主张,造成冲突的原因在于“企业规模”是一个各取所需的含混的概念。具有经济学意义的企业规模应该从两个相互正交的维度上———企业的横向规模和纵向规模———来度量。规模经济来自于横向规模的扩张,而纵向规模的扩张可能会带来规模不经济。产业集群是观察企业横向、纵向规模一个好的样本。区分企业规模的不同性质,将会使与规模经济相关的理论研究出现明晰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