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跨国公司社会责任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全球化推动下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跨国公司的作用日益突出,关于跨国公司社会责任问题的讨论也逐渐成为理论界的热门话题。从理论和现实要求方面分析跨国公司应在东道国承担社会责任的原因,目前跨国公司在承担社会责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从国际社会、东道国和跨国公司自身来进行责任约束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提出跨国公司因其"跨国"性,社会责任本身也变得更加复杂。探讨跨国公司如何在不同于母国的环境中确立社会责任,并对在华跨国公司和其在母国承担社会责任的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华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无论是从标准的严格程度还是从实践内容的完整性上都低于母国。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导致的企业社会责任观的改变,公众要求跨国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呼声日益高涨,而关注社会问题将会给企业带来一系列收益(如社会资本、良好的企业形象等)的事实也使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认识到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因此,对跨国公司社会责任问题进行研究,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管理实践,已成为理论界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跨国公司以其先进的发展战略和管理理念,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来,部分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缺失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以跨国公司在中国社会责任的缺失为研究对象,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从跨国公司股东、中国政府,消费者和媒体及社会有关组织四个方面,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规制跨国公司如何履行社会责任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社会责任:跨国公司必须跨越的一道门槛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迅猛发展,其行为的社会责任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企业和学术研究者对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研究亦日益增加。目前,有关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承担社会责任的理论主要有几方面内容。一是社会契约论,其核心论点是,任何组织机构(企业或  相似文献   

6.
陈宏 《经济研究导刊》2013,(15):210-212
伴随跨国公司在国际社会中作用的愈加重要,其在全球经营过程中不承担或弱化社会责任的行为引起了世界社会的关注讨论。跨国公司社会责任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需从多学科角度诠释其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因,并以此作为其履行社会责任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陈宏 《生产力研究》2012,(1):246-248
深入探究国外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研究文献后发现,其研究主要涉及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构架、承担动因、生态环境和东道国责任及全球治理等方面。文章对国外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研究文献从跨国和全球两个层面进行了梳理、归纳,并给予了简要的述评。  相似文献   

8.
跨国公司承担社会责任受到制度、道德以及经济动因共同驱动。其中,经济动因是最根本的内在驱动力。跨国公司如何从事社会责任活动,才能与其追求利润的本质相一致?本文在中外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与消费者响应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提出了跨国公司开展社会责任营销的策略,为其实现"道德与利润的平衡"提供了理论及实践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9.
高瑜  王静 《经济论坛》2006,(10):61-62
随着经济全球化推动下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跨国公司的作用日益突出,关于跨国公司社会责任问题的讨论也逐渐成为理论界的热门话题。跨国公司社会责任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公司社会责任,它是为维护全球利益而对跨国公司逐利行为的制约,所以跨国公司较之于一般的公司而言,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应该在全球范围得到强化。一、强化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原因(一)强化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理论原因第一,按照社会契约论的观点,经济活动必须在一定的道德框架范围内进行,那些采取低于最低道德限度行为的不法行为体最终将会被驱逐出自由…  相似文献   

10.
从新经济社会学社会网络视角看跨国公司社会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新经济社会学社会网络角度分析跨国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原因,认为跨国公司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能提高其在原有社会网络中的信任度。并为进入新的社会网络创造条件,这将有利于企业的长远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张雪 《经济视角》2013,(9):25-27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一向被国民们信赖的跨国公司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也被频频的爆出,食品安全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本文认为存在差异的社会责任标准的认定并不会促进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的承担,应当在国际法的规制下有更适当的标准规范世界范围内的食品安全责任问题,这将更有效的解决食品质量安全责任问题,同时也将推动企业的长远利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世界许多著名跨国公司在最近10年内连续不断地开始了“道德革命”,开展了声势浩大的社会责任运动,切实承担起必要的社会责任。当跨国公司擎举起社会责任大旗时,中国企业也被卷入到了“蝴蝶效应”之中。  相似文献   

13.
李茜 《经济经纬》2015,(2):122-126
笔者运用合作博弈的谈判模型研究地方政府政策对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合约的影响。模型推导出在宽松、适度、严格三种政策下,地方政府收益最大时对跨国公司社会责任履行合约的取值要求,研究认为政策的选择取决于地方政府谈判成本大小和声誉损失系数以及跨国公司在当地的社会责任履行成本系数,并就三种政策下跨国公司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企业公民行为是企业社会责任在理论与实践的继承与发展,其相关理念逐渐被认可并成为一个发展趋势。随着国外跨国公司不断进入中国市场和快速发展,在华跨国公司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出现了主体缺位的现象。文章通过阐释跨国公司企业公民行为的内涵,即公司股东及高层管理者等在公司治理过程中表现出企业公民的权利与义务行为,并对企业公民经济行为、企业公民社会行为、企业公民道德行为与企业公民自然行为4个一级指标及相关二级指标、衡量指标的内涵进行详细阐述;最终从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与32个衡量指标来构建跨国公司企业公民行为评价指标体系,以此规范在华跨国公司治理行为,促进在华跨国公司发挥更大的经济社会等效益与价值。  相似文献   

15.
煤炭企业践行社会责任是响应国家政策,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需要。近年来,我国煤炭企业在践行社会责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诸如履行社会责任缺乏持久动力,没有完整的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煤炭企业较重的负担限制了其承担社会责任以及煤炭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性等问题。为了让煤炭企业更好地践行社会责任,必须从企业和政府两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跨国公司的商业贿赂、在第三世界的血汗工厂、破坏环境和损害消费者利益等违反企业道德的行为引起了公众的普遍关注.人们希望跨国公司在分享经济全球化利益的同时,也能够在履行社会责任和恪守企业道德等方面承担更多的义务.这一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跨国公司企业道德水准的自我提升,更依赖于各国政府和各种非政府组织、消费者以及其它利益相关者对跨国公司强有力的监督和制约.  相似文献   

17.
金融危机下企业裁员行为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彬 《生产力研究》2012,(1):199-200,209
金融危机下企业的裁员行为关系到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和企业对经济效率目标的追求之间的冲突与协调,企业作为社会的主体应当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但这种责任应当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应当从企业裁员行为的社会总体效用考察其正当性,并制定限制还是允许的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一定的激励政策工具假设与责任承担模式下,借助于市场经济下价格的传导机制,构建逆向供应链下各参与主体在不同回收模式下的决策模型,考察政策工具组合作用下,供应链成员各自最优决策下物质责任的分担问题.在具体各承担模式中,随着废弃物回收责任、拆解处理责任的分担与转移,相关责任主体可享受的超回收激励、超物料回收标准激励,及未达法定标准的经济惩罚等经济责任也实现了分担.研究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领域相关主体延伸责任分担和激励政策工具设计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单娟 《经济研究导刊》2008,(19):179-180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跨国公司在中国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受到了普遍的关注。目前在华跨国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活动,总体情况良好,但也出现了有部分的跨国公司在推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则很少,甚至出现诸如违反公平竞争、非法避税、安全标准较低等弱化社会责任的倾向,究其原因既有跨国公司自身的问题也有目前我们社会大环境和制度法律上的原因,因此从中国制度建设方面有许多值得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20.
刘传俊  杨希 《当代经济》2016,(22):126-128
本文以企业社会责任为视角,分析沪深300指数2012-2014年的企业样本数据,研究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风险承担能力的影响.通过构建五个利益相关者的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结果表明企业履行对股东、债权人、政府、客户和员工的社会责任与风险承担能力正相关,这五个指标中影响风险承担能力最主要的是企业对股东、债权人以及客户的责任.本研究表明企业社会责任表现较好能为各利益相关方创造综合价值,满足其利益诉求,同时也是企业提高风险承担能力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