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评级方式及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德 《武汉金融》2000,(6):39-41
  相似文献   

2.
发展和完善主权信用评级业是维护我国金融主权和经济安全的重要举措. 以标准普尔、穆迪、惠誉三家评级机构为代表的国际评级机构,均通过综合评估政府偿还债务的能力和意愿来展示主权国家的信用状况. 此评级模式采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评估方式,评级指标全面、准确、完整,但具有潜意识下的制度偏好,易受主观影响且透明度不高. 借鉴国际经验,我国应大力扶持主权信用评级机构发展,建立自己的评级标准和模式,并加强主权信用评级市场的规范和监管.  相似文献   

3.
“次贷危机"对我国信用评级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级机构提供的风险情报对于保护由于信息不足而易蒙受债券倒闭损失的投资者将起到重要作用。由于现代金融体系的全球化,以及参与美国次级债券的投资机构众多,美国次级债危机很快在全球蔓延开来,逐步演变成了一场全球信用危机,而一贯被人们寄予厚望的信用评级机构在这场愈演愈烈的危机中却备受指责。  相似文献   

4.
掌控着信用评级的话语权,标准普尔、穆迪投资和惠誉国际(以下简称“三大”)可以对大到国家主权信用评头品足,小到对机构信誉说三道四,进而左右着投资者的行为和影响着国际资本的流向。然而,这些呼风唤雨的国际评级机构在用一个又一个神秘的符号彰显出自己精准预测能力的同时,也在金融市场上掀起了一股又一股怪诞与诡谲的风云。  相似文献   

5.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为信用评级机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信用评级机构发展中面临的首要问题即如何对信用评级机构的资质进行认可。本文通过对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信用评级机构认可制度的相关实践经验进行综述、比较、归纳后,结合我国内地信用评级市场的现实情况,提出从建立和完善信用评级法律法规、建立统一、动态的信用评级机构认可标准等方面着手.构建信用评级机构认可制度。  相似文献   

6.
朱冰  张智嘉 《海南金融》2012,(10):54-57
本文研究包括主权信用评级历史、三大机构和大公国际评级基本思想、影响因素、争议及动因。研究发现:分歧源于两个体系指导思想的不同,从而带来核心指标的差异,三大机构评级体系以一国经济形态、开放度和人均GDP为主要参考标准,而大公国际则回归债权债务人最原始定义,重点考虑一国的财富新创造能力,摒除过多制度考量。  相似文献   

7.
发展具有国际话语权的民族信用评级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信用评级业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目前业务仅限于国内市场,在国际评级领域基本上不具有话语权,这种弱势地位与我国是世界最大债权国的经济地位形成巨大反差。同时,以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为代表的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开始对我国信用评级市场进行渗透和控制,对我国的经济和金融安全造成了很大威胁。本文对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缺乏国际话语权的危害和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9.
本文分析了社会信用评级机构参与借款企业信用评级工作的五个难点:宣传不力,难以取得政、银、企的理解、配合和支持;法律缺失,评级机构参与难度大,人行推动效果不佳;依靠人行"唱主角",不利社会信用评级机构业务健康发展;评级标准不统一,社会信用评级机构持续发展难;评级过程缺乏说服力,影响评级公信度。提出了推动社会信用评级业进一步参与借款企业信用评级的建议:加强宣传,增强社会认知度;增强自我推介能力,循序渐进,扩大发展;当好参谋,赢得借款企业信任;加强合作交流,促进外部评级与内部评级的有机结合;制定统一评级标准,为外部评级提供公平参与机会。  相似文献   

10.
近的信用评级为倒,说明国际评级机构对中国主权及商业机构的评级在评级理念、评级方法.评级程序等方面脱离了客观公正性,最后指出了要消除这种评级的负面影响应该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国际金融危机尚未完全平息,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等欧洲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再度显现,主权债务危机从点到面、从局部到整体不断深化与升级,牵动着全球金融市场的敏感神经.此次债务危机固然与世界各国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普遍实施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措施,使政府财政赤字和债务负担快速增长有关;但对以标准普尔(S&P)、穆迪(Moody's)、惠誉国际(Fitch Ratings)三大传统国际评级机构为代表的国际信用评级体系由于未在历次金融危机中形成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信用评级,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全球信用资源严重错配和信用风险过度积累,加剧了金融市场动荡受到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乃至世界各国的政府官员的诟病,其背后的信用评级市场监管体制也受到关注.  相似文献   

12.
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这本书里曾经写道:"以我之见,当今社会有两大超级权力机构,即美利坚合众国和穆迪评级。美利坚合众国用炸弹摧毁你,穆迪通过降低债券评级毁灭你。"  相似文献   

13.
李文  王腾飞 《征信》2016,(3):58-63
在回顾国际评级机构监管改革与演变的基础上,对比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监管主要措施与改革思路及存在的不足,分析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发展历程和监管现状.提出为促进我国评级行业持续发展,应明确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并重的监管思路,加快法律体系建设、优化监管框架,建立评级机构的市场准入规则,建立全国性的信用评级行业自律组织,强化公司的内部治理,限制利益冲突、加强信息披露,建立评级机构问责机制及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4.
国际小额信贷机构评级始于1996年,距今已有十余年的发展历史,并广泛应用于投资评价、监管等方面。近年,国际小额信贷机构评级发展加快,有20余个评级机构活跃在市场上,2010年共发布396份评级报告。但是,小额信贷机构评级发展时间短,市场需求不足、评级方法不成熟等因素将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最大挑战。  相似文献   

15.
次贷危机中评级机构的角色及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美国次贷危机发生过程中,信用评级机构的信誉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各方对评级机构的评级能力和风险预警能力提出了质疑。本文从次贷危机影响因子入手,分析了信用评级机构在次贷危机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出现的误差。同时,将这些教训与当前我国的评级产业问题相结合,提出避免发生相同危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张悦 《时代金融》2013,(12):221-222
主权信用评级关乎着一个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在国际上,主权信用评级业务几乎被美国的三大评级机构所垄断,继欧债危机爆发后,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三大机构的信用评级对其经济所造成的震慑作用,并对其评级的公允性与独立性产生质疑。本应作为独立的第三方的信用评级机构如果不能为投资者提供客观的决策参考,而是为利益所动,那么由其提供的评级结果不具有独立性,会给被评级国家和其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将从博弈的角度、运用"共谋"与"防共谋"的博弈模型来分析信用评级机构缺失独立性的危害以及对一国而言发展独立的主权信用评级机构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后危机时代国际信用评级业改革趋势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并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中,标普、惠誉、穆迪这些有着多年信用评级历史的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表现受到社会各方的质疑,也暴露出国际信用评级业在竞争格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国际四大小额信贷评级机构联合发布的《评级指南》为基础,系统介绍了小额信贷机构评级前沿动向,详细阐明了小额信贷机构评级指标、步骤以及主要特点,并给出了推动国内小额信贷机构评级工作的对策建议:设立中国小额信贷评级基金;加快构建全国性评级指标体系指引;完善小额信贷机构评级报告发布程序;出台政策支持评级结果运用。  相似文献   

20.
2015年,新《预算法修正案》正式实施,意味着地方政府债券将成为地方政府唯一的融资模式。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作为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其体系建设亟需完善。本文对体制不同的经济体——美、日、印三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体系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析,借此为我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体系建设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