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企业信用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我国企业信用建设是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背景下进行的.市场经济多年的实践表明,市场竞争不能自发地为企业提供一套完整的信用规则与制度,政府对企业信用建设的介入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从企业信用建设中政府自身的角色定位、职能转变和对企业信用建设的引导、监管两方面探讨了政府与企业信用相互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我国加入WTO,企业信用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活动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也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建立和完善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一、企业信用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企业信用是相对于国家、政府或个人信用而言,是企  相似文献   

3.
白群燕 《经济师》2004,(9):160-161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信用经济 ,我国企业信用缺失 ,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 ,产生了极大的危害。企业信用缺失的原因主要是信用制度不健全。我国企业信用缺失的治理对策是加强企业信用制度建设 ,改革产权制度 ,加强信用立法 ,改革司法体制 ,建立企业信用信息系统 ,发挥政府的信用保证职能 ,培育信用文化 ,营造诚信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4.
王宏伟 《经济师》2008,(6):34-35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一个诚信缺失的社会或国家无论如何是不能够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应包括个人信用、企业信用和政府信用三个方面。其中,政府信用在社会信用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基础性、决定性、导向性的作用。没有良好的政府信用,就无法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然而目前在我国是实际生活中政府的诚信缺失屡见不鲜,因此规范政府行为,加强政府的诚信建设就成了重申之中。  相似文献   

5.
信用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它要求人们在商务活动中讲究“道德”、“商德”,有信无欺。信用是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规范有序的市场经济活动需要建立一个能够有效调动社会资源和规范市场交易的信用制度。良好的信用关系是企业正常经营与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基本保证。改善企业信用状况,对于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抵御信用风险,改善企业融资条件,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对于实现宏观调控目标,扶持优强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特别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情况下,没有良好的信用,将难以保证宏观经济政策的顺利实施,难以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安全运行。加强企业信用管理已成为提高企业信用,增强企业低御风险能力的迫切要求。加强企业信用建设需抓好以下工作:  相似文献   

6.
建立企业信用制度的博弈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不断完善,企业信用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西方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运用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等分析工具,探讨企业信用恶化的深层原因,并就如何建立企业信用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企业诚信是最具约束力的基础信用形式,在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中,企业信用具有突出的重要意义。当前,企业信用方面的问题已不同程度地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改革开放,走“市场经济”之路,企业就面临着改革体制,在明晰产权过程中,经金融债权管理机构认定有逃债行为的企业有32140户,占51.2%,逃废银行贷款本息1851亿元,占贷款本息的31.96%。企业信用问题已相当严重。经过四年时间改造,  相似文献   

8.
规制政治经济学是以研究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如何依据一定的规则对市场微观行为进行制约、干预和管理的一门新兴经济学。在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系统透视规制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主题,对于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的政府规制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企业信用及其制度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祥槐  倪建平 《现代财经》2002,22(11):34-37
企业信用制度建设是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完善的重要一环。从广义的角度对企业信用及其构成要素进行研究,并对企业信用形成和起作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而确定企业信用制度的理论框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企业道德的缺失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产权不明、权责不清、全社会缺乏市场经济伦理精神等原因,导致我国企业道德缺失问题十分突出,如企业信用缺失、对社会和员工的责任感不强等。不道德的企业行为是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消极因素,因此,要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健全产权制度、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和培育市场经济伦理精神等方面入手,加强企业道德建设,重塑企业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