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选取2009—2020年中国制造业各细分行业面板数据,探究全球价值链嵌入、技术创新影响制造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制造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呈“U”型关系;技术创新对制造业碳排放效率影响呈“U”型关系,且全球价值链嵌入与技术创新关联效应对制造业碳排放效率存在抑制作用;异质性效应下同样表现出“U”型或倒“U”型非线性影响效应;全球价值链嵌入、技术创新及两者交互项对制造业碳排放效率的长期冲击效应为正。据此,文章提出,应持续推动全球价值链嵌入深度、加快重点领域创新、着力推进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提高制造业碳排放效率。  相似文献   

2.
3.
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方式与升级路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该文在分析产业集群和全球价值链之间联系的基础上,探讨了通过杠杆利用和学习机会、外商直接投资、跨国商品流通和技术许可等方式使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提出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升级路径,即功能升级—产品升级—工艺流程升级—链条转换。  相似文献   

4.
5.
选取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16个制造业的面板数据,运用回归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技术进步、双重价值链嵌入与制造业碳减排的关系。研究发现:技术进步会显著促进制造业碳减排;双重价值链嵌入可以显著促进制造业碳减排;双重价值链嵌入在技术进步与制造业碳减排的关系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在内陆地区和高技术行业中,技术进步和双重价值链嵌入的制造业碳减排效应更明显。因此,应多头协作、跨区统筹、因业制宜的推动制造业碳减排。  相似文献   

6.
马广程  许坚 《技术经济》2020,39(7):169-175,192
本文利用亚洲开发银行的多区域投入产出表(ADB-MRIO),依据出口贸易增加值分解框架,测算了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2000—2017年的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和国际产业转移情况,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对制造业国际转移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价值链地位提升促进产业向外转移。劳动生产率提升、垂直专业化与研发投入的交互作用有利于产业向外转移,而过度投资和行业垄断则导致产业向内转移。第二,分行业类型检验结果表明,中低技术行业产业转移对于价值链嵌入位置提升的反应更为敏感。第三,影响机制检验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和中间品贸易是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作用于产业转移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中国31个省份2012—2020年数据为基础,探讨全球价值链嵌入、技术创新与劳动收入分配之间的传导路径。实证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劳动收入分配产生负面冲击效应,技术创新可驱使劳动收入分配合理化;技术创新在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劳动收入分配的影响中发挥调节效应,即随着技术创新水平提升,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劳动收入分配的负面影响降低。分区域探讨得知,全球价值链嵌入与技术创新的交互项对东部、中部地区劳动收入分配的影响显著为正,对西部地区劳动收入分配的影响显著为负。进一步拓展分析可知,低附加值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劳动收入分配的影响具有中介作用。根植于此,提出全面深化技术创新,助力收入分配趋向公平化;构建“橄榄型”分配结构,提升劳动收入分配平衡性;重塑西部地区分配体制机制,实现东、西部地区协调分配。  相似文献   

8.
发达国家开启“再工业化”道路,推动全球价值链进入深度调整期,西南民族地区制造业也因此遭遇“产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低端、生产网络发展不均”等“低端束缚”风险。究其原因,外部环境恶化、攀升动力不足、分工边缘化趋势明显是造成西南民族地区制造业绿色发展困境的重要原因。为“摆脱束缚、实现攀升”,西南民族地区需在“十四五”期间抓住制造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契机,构建“战略—技术—市场”三位一体发展路径,探索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行经验。  相似文献   

9.
中国企业突破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于中国企业自身的因素以及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进行严密封锁等原因,使得中国企业在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中被锁定于低端环节。该文从改变企业心智模式、构建市场势力和培育国内需求市场等方面分析了中国企业突破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路径选择,并以万向集团为例,讨论了中国企业如何突破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新发展格局下,以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我国制造业高端嵌入全球价值链,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本文基于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现状,揭示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我国制造业高端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机制:依托国内大循环,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引领性原创性技术、实现数字技术自立自强和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依托国内国际双循环,提升科技创新国际竞争力、提升国际科技合作水平、融入全球创新链、数字技术赋能提升全球价值链整体效能,促进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端嵌入全球价值链。从吸引全球高级创新要素、强化基础研究突破原创性引领性技术、实现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数字技术赋能等方面,阐述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我国制造业高端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无论是美国的制造业复兴计划,还是德国的工业4.0战略以及中国制造2025计划,工业机器人都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未来机器人+互联网的数字化生产方式将极大地改变制造业。中国虽然已经连续两年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的第一大市场,然而,本土工业机器人产业却存在关键零部件制造能力差、品牌知名度与市场占有率低等问题,究其原因,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相比,本土企业还存在很大的技术差距。实证研究表明,本土企业通过零部件出口、为FDI企业配套生产零部件以及进口关键零部件等方式,嵌入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会产生“嵌入中学习”效应和“干中学”效应,进而对本土企业技术水平提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2008—2018年中国制造业13个子行业1853家企业微观数据为基础,构建Translog模型,分析开放型技术双元及其不同技术组合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GVC)攀升的异质性影响。结果表明,企业有效平衡与吸收开放型技术双元形成的协同效应,能够降低进口竞争引致的要素替代成本,促进中国制造业GVC攀升向高技术探索与开发组合的内生驱动转化。技术开发成为中国制造业GVC攀升的充要条件,技术探索为充分不必要条件。在竞争效应和协同效应双重作用下,内资企业高技术开发组合成为推动中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主要驱动力,受技术门槛和技术控制约束,技术探索只有在内资企业具有足够开发能力时才能对价值链攀升产生显著影响。异质性双元组合催生形成中国制造业GVC攀升的多元化路径。劳动密集型行业依赖进口竞争攀升的低技术双元特征;资本密集型行业较高的外资吸收效率对母国开发与跨国开发技术组合吸收更具适应性,呈现出显著的市场竞争攀升特征;技术密集型行业积极的母国探索倾向与较高的技术开发能力形成技术协同攀升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的行业异质性及收敛性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制造业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参与国际分工,全球价值链位置演化呈现收敛趋势。利用TiVA数据库提供的数据,采用附加值贸易法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进行测度。结果发现,1995-2014年,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演化经历了3个阶段(GVC1.0、GVC2.0、GVC3.0),在GVC1.0时期全球价值链位置不断下降,在GVC2.0时期全球价值链位置加速上升,在GVC3.0时期全球价值链位置稳步上升。构建全球价值链位置收敛计量检验模型,分别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的绝对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演化存在绝对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但是中高技术和高技术制造业行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演化存在绝对β发散和条件β收敛。研究结论可为促进我国制造业不同行业迈向全球价值链更高位置提供新证据。  相似文献   

14.
中小企业如何跨越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课题,通过对国内外全球价值链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的梳理,一方面界定了全球价值链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概念,探讨了全球价值链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生成与提高机理;另一方面,系统地总结了全球价值链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并就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企业战略、市场创新等因素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稀土产业是中国具有绝对资源优势的战略先导产业,却长期陷于弱小、无序和落后的状态,使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国家竞争优势。由于稀土产业的特殊性,传统的研究方法难以解释制约中国稀土产业发展的根本因素。笔者基于中国稀土产业链受制于下游终端消费环节不振的现状,以价值链理论为核心剖析中国稀土产业对俘获型全球价值链的嵌入状况及由此带来的产业链升级障碍,提出了通过构建国家价值链推动中国稀土产业良性发展的战略路径及具体战略手段。  相似文献   

16.
全球价值链模式的产业转移与区域协调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成为世界工厂的同时,也面临着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双重任务.本文首先指出中国承接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本质上是全球价值链模式的产业转移.其次,在封闭经济条件下运用商务成本理论分析了全球价值链模式的产业转移在国内不同区域之间转移的条件.最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为了避免产业外移到其它国家,中国应该立足于在位优势和大国优势构建国内价值链,以充分发挥学习曲线的效应.  相似文献   

17.
汤有娣 《现代财经》2007,27(7):37-40
目前,我国企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上,尚没有自己的渠道和定价的话语权.面对经济全球化和 IT 革命,以制造业为依托,通过自主创新,打造自己的品牌,提升我国企业在全球产业价值链上的地位,是形成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发展为我国成为世界制造第一大国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我国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扮演着"打工者"角色,被长期锁定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这种低端锁定无论从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都给我国产业集群带来了巨大的战略风险,如何规避这些风险是理论界和实践人士必须研究并解决的重大课题。首先,阐述了我国产业集群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的客观事实;其次,研究了全球价值低端锁定导致的战略风险;最后,提出了规避战略风险,实现战略转型升级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当代区域分工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区域分工内容正从传统的产业分工、产品分工深化为产品内的新型价值链分工。企业通过参与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与国内价值链(National Value Chain,NVC)驱动创新、促进创业、鼓励创智、最终创富。价值链分工下企业参与GVC和NVC有自己的选择,通过采用价值链选择模型描述企业行为,从利润最大化角度深入分析企业参与价值链分工的路径选择,以期为不同价值链层次的企业创新创业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公共科技价值链是政府主导的公共科技开发、扩散,创造公共科技价值的整体过程。基于需求的公共科技选择、开发、扩散构成了公共科技价值链的基本环节,三者的无间隙链接是实现公共科技价值的保障。作为公共科技管理理论的新发展,公共科技价值链能有效促进公共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