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邓小平是特区建设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为经济特区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原则和具体设想,形成了完整的特区建设思想,邓小平的经济特区建设思想,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光辉榜样。  相似文献   

2.
李卿 《黑河学刊》2005,2(3):12-14
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邓小平的一贯主张。这一主张符合质量互变规律、符合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情、符合劳动者素质存在差别的现实,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邓小平认为勤劳致富、科技致富、合法文明致富和先富带后富是由先富到共富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4.
李春梅 《理论观察》2001,3(5):43-46
实现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这是毛泽东和邓小平苦苦追寻和探索的重要问题。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中的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抛弃了其中的非合理因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了新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和本质特征;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重视改革和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的推动作用;先富带后富,最终走向共同富裕,是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深化和发展。这一思想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 ,对它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考察 ,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一思想的来龙去脉 ,更深刻地认识和把握它的精神实质 ;同时对我国消除贫困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农村的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社会发展的大问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清楚地认识到了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并努力开展农村反贫困工作,形成了比较系统的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重点的毛泽东农村反贫困思想。对当今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源自于对中国国情的科学解读和纠正收入分配上的平均主义错误。这一思想确立了"先富带后富"的指导思想和经济政策,构建了改革开放先沿海后内陆的基本框架和战略部署,绘制了中国"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破解了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理论的一道难题,为落后国家找到了一条有效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社会保障思想主要是针对当时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矛盾、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以及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提出来的。其主要内涵包括:生产力水平需与社会保障水平相适应,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分配原则,从而达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享经济文化发展成果的社保宗旨,并最终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高成林  路红 《山东经济》1996,(6):3-6,14
认真领会邓小平同志的经济思想高成林路红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特别耀眼,为人们所瞩目。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新发展。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  相似文献   

10.
贫困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据联合国统计,目前全世界有六分之一的人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中国也有大面积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列人(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贫困县有592个,到1998年底,仍有4200万贫困人口没有解决温饱问题。面对贫困与反贫困的严峻形势,许多国际组织、政府和研究机构都提出了种种反贫困理论和发展对策。作为中国改革和发展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一直十分关注反贫困问题,并在贫困实质、反贫困思路及政策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真知灼见。这些反贫困思想对指导我国反贫困实践,具有巨大…  相似文献   

11.
贫困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据联合国统计,目前全世界有六分之一的人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没有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许多国际组织、政府和研究机构都提出了种种反贫困理论和发展对策。作为中国改革和发展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一直十分关注反贫困问题,并在贫困实质、反贫困思路及对策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真知灼见。这些反贫困思想对指导我国反贫困实践,具有巨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一、关于对贫困的认识问题社会主义的中国还有没有贫困问题?如果有,贫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贫困是不是社会主义?这些问题构成对贫困实质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形成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而科学发展观则是对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政策和方针密不可分。方针是引导事业或工作前进的方向和目标的指针,如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达到特定的目标而确定的指导原则。方针是理论见之于实践的决定性环节之一。政策是国家或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目的而制定的统一的行动准则。我们可对把《邓小平文选》一至三卷中提到的几十种具体政策概念,按客体、主体、时间、空间、性质等为参照系来分,但这仅仅是技术性的感性认识。而要理解其实质仅对政策概念整理分类是不够的。本文旨在探索邓小平经济政策思想的最本质的内容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14.
贫困的原因太多,但人落后的思想观念素质是贫困的总根源;减少和消除贫困的方法有很多,但思想反贫困是成本最低、成效最显著的一种扶贫方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共同富裕思想在邓小平理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面对当前的贫富差距问题,重温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深刻认识共同富裕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内涵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收入差距拉大的情况下,研究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有着重要意义。共同富裕思想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从本质属性上讲,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落脚点;从发展途径上讲,它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理解共同富裕思想的丰富内涵,有助于我们深化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识,有助于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从西藏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加快西藏经济发展的重要思想,指导、鼓舞我区的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高速发展。实践已经证明,邓小平加快西藏发展的思想十分正确,它融合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中,是西藏经济发展的根本指针。  相似文献   

18.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最终目的,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毛泽东主张走“让大多数人同等同步富裕”的道路;邓小平继承、发展并超越了毛泽东这一思想,提出了一条“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从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共同富裕道路.二者各有其一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历史的、思想认识的根源,而邓小平提出的道路是现时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新中国建立以来,在如何领导人民摆脱贫穷落后,实现共同富裕问题上,毛泽东进行了初步探索,邓小平进一步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理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研究他们的共同富裕思想,对于我们正视现阶段的收入差距,坚持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法治思想是一个渐进形成、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对当前建设法治中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其主要内容有六个方面:实行法治,摈弃人治是建设法治中国的理性选择;法制建设的“十六字方针”是建设法治中国的总体要求;法制与经济同步发展是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方针;民主与法制相辅相成是建设法治中国的政治保证;通过开展普法教育提高全民法律意识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基础条件;执政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开展活动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