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技术引进对于发展中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引进怎样的技术才能实现技术效率的发挥一直是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技术扩散的角度对扩散中各个因素进行分析,认为选择合理技术差距的技术是最基本的思路,而这也是最后实现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企业产权结构的变迁与生物性状的进化相类似,也存在变异、效率分化、筛选和遗传这四种机制.在经济社会环境变化的诱导下,企业产权结构能自发产生变异或主动创新,形成多样化的特征,并导致其投入产出效率发生分化.在厂商过度进入和产能饱和的条件下,企业投入产出效率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在某种程度上起着优胜劣汰的选择作用;在竞争中,有利的变异得到保存,并通过遗传和扩散机制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优势类型,从而形成了企业效率提高的趋势,促进了企业产权结构的不断进化.  相似文献   

4.
面对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约束,中国制造业如何选择技术进步路径,在实现生产效率提升的同时满足低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基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的视角,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研究表明,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显著推动了制造业技术路径转化的过程,在碳排放约束影响下,创新主体通过技术路径由引进模仿转向自主研发,满足绿色发展的要求;该影响受环境规制强度调节,适度提升规制强度能够强化低碳城市试点政策对技术路径转化的促进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命令控制型规制工具,市场激励型规制工具对技术路径选择的影响更加显著。此外,低碳城市制造业的技术路径选择受内在要素禀赋的制约,随着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能力升级,低碳试点政策对制造业技术路径转化的促进效应愈加明显。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制造业技术路径选择的相关文献,也为实现低碳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5.
专利文献在选择技术引进对象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7.
胡登峰 《生产力研究》2006,(4):97-98,123
文章首先通过对国际著名汽车厂商发展的简单回顾,目的是揭示汽车技术的引进和创新必须以人性化作为其首要目标。同时,通过模型说明汽车技术引进和创新的战略发展道路,并通过案例说明人性化特征与具体市场细分战略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知识作为未来经济增长的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知识经济时代具有战略意义的核心竞争力并日益受到重视。所谓知识管理技术就是个人或组织将获取的信息或知识进行加工,使其变得更加合理和有效,并将它们发送出去的一系列技术,是知识管理的推动器。本文从知识管理技术的概念应用入手,分析了知识管理技术的进化过程,最后提出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正> 设备的选择,是设备技术管理的重要环节,是采购决策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合理使用资金、降低使用费用的前提条件。选择设备,总的原则是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由于购买设备的资金是有限的,要充分发挥投资效益,选择设备时,必须进行综合分析,全面地考虑技术和经济的要求。一、技术上的定性评价在技术上,对设备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1、设备的使用性能。该因素一般表现为一系列的技术参数。被选择的设备的功能应与可予见的计划任务相适应。既要避免选购一台很快就超负荷或  相似文献   

10.
谈引进技术的选择与论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技术成果熟化的机制设计需要满足信息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和激励兼容等条件。"一条龙"模式、"模块化"分工模式、"孵化器"模式、"专利集合"模式等是为促进术成果顺利熟化和技术新创企业成长的4种可行模式,其共性在于减少交易环节,打通和理顺技术价值链与产品链、融资链和管理链,使成果在相对一体化机制中得以熟化育成增值。技术成果熟化模式选择取决于熟化交易各方对预期与实际交易价值、成本和风险的比较。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技术创新网络结构不断演化。为防止网络早衰和瓦解等现象出现,需要对网络进行有效治理。基于演化视角分析技术创新网络演化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与演化拐点,提出矛盾驱动下网络结构优化策略,并指出风险点应采取进入主导的进退机制,控制点应采取适度进入的进退机制,再生点应采取进退联动的进退机制。通过仿真发现,引入进退机制可以增加网络合作伙伴数量,扩大网络规模,提升网络稳定性和创新绩效,但网络信息传输率将会下降。  相似文献   

13.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构成、演化与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优化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系统,论文首先分析了系统的构成,提出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组织制度和创新环境是其四要素;然后探索了系统的演化特征、动力及其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根据波特的"五力"模型、比较优势理论以及社会网络理论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网络优化框架,主要包括创新战略的制定,系统内部整合,系统与非技术创新系统、企业系统以及企业外部环境的网络整合;最后是研究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钢铁业规模迅速扩张,技术水平显著提高。随着产业的发展,中国钢铁业的技术创新机制也从政府主导、行业研究机构研发、企业推广应用的模式转向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其中,国家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研体制改革的制度背景,行业规模扩张和结构变化对企业创新投入激励的增强作用,以及钢铁业技术体制自身的特点,是引起这种变化的关键因素。以市场化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参与技术创新合作,正成为中国钢铁业共性技术创新的新特点,同时,这种模式也带来了重复引进或创新投入效率低下的问题。为了保持产业的持续发展,中国钢铁业还需要解决许多共性技术组织管理与政府作用的问题,如何创新产业共性技术供给和扩散机制,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Cristiano Antonelli 《Empirica》1997,24(1-2):137-156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has become more widespread in recent years. Percolation processes have been studied in physics as the outcome of four classes of forces termed as density, external pressure, connectivity and receptivity. In this paper the methodology of percolation processes has been adapted to interpret the dynamics of knowledge flows within innovation networks as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to understand the evolution of technological cooperation among firms both within and among industries.  相似文献   

16.
研究技术创新网络多维邻近性是否伴随创新网络生命周期不同发展阶段而呈现出不同演化特征,对创新网络内部伙伴选择、关系治理和创新绩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IBM专利合作网络数据,运用Feature Selection方法,从地理邻近、社会邻近、技术邻近、组织邻近和制度邻近5个维度分析技术创新网络多维邻近性演化特征。结果表明:①生命周期视角下,在创新网络创生阶段,企业选择合作伙伴时主要考虑技术邻近性和组织邻近性,成长阶段主要考虑地理邻近性,成熟和衰退阶段主要考虑社会邻近性;②演化视角下,地理邻近性与技术邻近性曲线呈倒U型关系,地理邻近性在成长期达到最高点,技术邻近性在成熟期达到最高点;制度邻近性与组织邻近性呈U型关系,制度邻近性在成长期达到最低点,组织邻近性在成熟期达到最低点;社会邻近性则随着创新网络生命周期发展一直呈上升态势。  相似文献   

17.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技术演进动态性对技术赶超的重要影响。基于技术演进动态性的分析,结合当前技术赶超理论的研究,指出在技术赶超的分析中应该注意两个方面:技术自身演化的特点和技术演进中的价值体系变迁对技术赶超的影响,提出了技术赶超的综合分析框架,为我国当前的技术赶超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18.
生态工业网络技术创新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工业网络是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提出了生态工业网络技术创新的特点——由核心企业主导和系统推进,介绍了确定核心企业的方法并描述了生态工业网络技术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技术创新和企业文化是当代企业持续发展的两个基本动力。技术创新的企业文化机制是指企业文化影响或作用于技术创新的具体方式和途径。从建立技术创新支持系统的角度看,培育一种以创新为核心价值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发生及其持续性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基于技术进步的企业制度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识技术与企业制度变迁的一般规律对于我们理解企业制度历史,清晰地把握未来的企业制度选择和制度安排具有主动性和先导性.突破新制度经济学交易成本视角的局限,通过分析技术进步带来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的节约,以及新产品的出现,构建基于技术的企业制度变迁模型,我们认为:技术进步是推动企业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